愚人节是西方最搞的节日之一,千奇百怪的整蛊与笑话层出不穷,夸张、幽默、风趣,偶尔恶搞,却让所有人会心一笑。现在回顾这些经典的愚人节假新闻,你不得不为当时人们的幽默与智慧而叹服。(3月31日《新京报》)
作为“舶来品”的愚人节,近些年在中国也被国人玩得不亦乐乎,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倘若从释放压力和自娱自乐的角度而言,愚人之举无疑是个很好的放松方式;但从信任与权威的角度考虑,愚人之举恐怕更容易受人非议,并有误导视听,甚至是伤害他人身心之嫌。如何把握恶搞“底线”?这或许是公众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从文化的角度,愚人节所具有亚文化娱乐特性极具吸引力。作为典型的非主流文化形态,“愚人文化”能够让长期处于主流文化之下的大众偶尔“越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释放压力,只要不过分,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之所以,愚人节一直是西方最“恶搞”的节日,千奇百怪的整蛊与笑话也随之层出不穷。而它所展现的,就是夸张、幽默和风趣的亚文化形态,自然也得到了尊重和理解。
除此之外,“愚人文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心理与释放压力的心理学作用。从这两个层面上看,愚人节的“愚人文化”表现更多的是积极的一面。
然而,“愚人文化”也并非“满满的正能量”,其消极一面也不容忽视。从公众人物“萨科奇拉腿增高”到“布什被捕”,再到私人领域的自杀愚人和谎报警情,过度的愚人之举似乎已经超越了法律的容忍和道德的底线,而让“愚人文化”逐渐脱离文化的基本范畴,偏离到愚人恶搞的恶性“堕落”之中。换言之,这些所谓的“愚人文化”,已经失去了愚人娱乐的本真,更多地表现出对权威与信任的不屑和伤害。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当然,我们无意中伤“愚人文化”,只是不得不说,无论是文化形态还是假日节点,之所以在人类社会得以倡导和延续,从根本上都是因为它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公众的快乐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理解和把握“愚人文化”,同样还需要我们守住愚人“底线”。
稿源:荆楚网
作者:戴庆锋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