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陈于雁:用行动传承藏族阿妈的谦谦感怀
发布时间:2015-04-02 15:06:16来源:荆楚网

  近日,宜昌76岁的藏族阿妈次仁卓玛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00多级台阶上,她一手拿着清扫工具,艰难上行,至今已义洗烈士陵园11年。(荆楚网3月31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心怀恩情、一生执念,老人用11年坚守表达了对烈士的感怀与回报,以自己最平凡也最特别的方式,昭示出了对共产党人创业艰辛的抚慰。可想而知,在这11年的背后,是怎样的精神在支撑这位藏族阿妈默默付出,时代变迁、恒心仍存,我们在感叹其精神不易的同时,更应看到其背后一些正在消亡的忠诚于感激。

  创业不易、步履维艰,无数共产党员的奋力拼搏铸就了近日中国的繁盛,老师常教育学生:“国旗是无数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正是这些不惜生命的勇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每一个烈士的名字,也都应当为人民所记、流芳古今。诚然,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根本,更是中国人所需顶立于心的民族精神,其背后浓缩的凝聚力已是我们这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动力之源。

  历史不敢忘、烈士当永存,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和他人要缅怀先烈、奋发图强,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烈士纪念馆寥寥数人、历史事件被人遗忘,许多年轻人连“三大战役”都简述不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更被人怀疑诋毁,我们心中是否真的为这些献出生命的先辈留下一丝净地。次仁卓玛阿妈所清洗的烈士陵园显然人迹罕至,一群英烈的忠魂竟要靠一位高龄老人独自坚守,这样的场景着实令人哽咽在怀。

  不妨试想,如果真是正道沦丧、恩义不存,我们的社会不知将会面临着何种威胁。览视如今的社会,见义勇为得不到一句感谢、搀扶老人生怕被讹、行车上路常遇碰瓷,美德无人继承反成颓势,如此反衬出来的“阿妈精神”更显可贵。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嘴上功夫容易,切实行动却难,这位藏族阿妈已是76岁高龄,一人支柱,终有尽日。我们欣喜地看到,她的小孙子已和她一起义洗烈士陵园,正道传承、精神不灭。只是与其期待这位孩童发光闪亮,不如真正思考一番、加入其中,扬正道、奠英灵,不求形式和做法,用言语和行动把平凡却伟大的精神继承下去,让这位藏族阿妈的谦谦感怀不止于今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于雁

(作者:陈于雁  编辑:姬学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