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郑端端:“反腐先锋”倒在腐败路上警示啥?
发布时间:2015-04-09 17:14:13来源:荆楚网

  4月9日电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今日上午10时,公开宣判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受贿、滥用职权案。(4月9日中国新闻网)

  古人说,“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廖少华在遵义履职不过一年多,多次组织召开反腐会议,为反腐倡廉警示基地揭牌,自我塑造“高调反腐”的形象,如今扒去“伪装”的廖少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大搞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的“两面人”。廖少华行事做人“双重标准”,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失去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在金钱、权力、诱惑面前轰然倒下,根源在于放弃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对权力没有珍惜,对肩上的职责没有恪守,对群众的期盼一笑了之,恬不知耻地把“公权”当“私器”,在罪恶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难逃法律的惩处,沦为“阶下之囚”。

  “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 廖少华人前廉洁人后受贿,变着花样弄权敛财,对法纪“畏而不敬”,以为法纪就是“枷锁”、限制自己手中的权力,面对党纪国法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党纪国法,是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警戒线”,不能逾越的“高压线”,也是挡在悬崖边上的一道“护栏”。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强化守纪律讲规矩意识,做到让逾规者得到相应的惩罚,让守规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明文禁止的,党员干部决不可为,但纪律规矩没有明文规定或明文禁止的,也要掂量是否符合党的宗旨,是否符合党的纪律原则,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心有戒尺。

  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廖少华在担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公司或个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共计人民币1324万元。“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员领导干部要注意小事小节谨防落入腐化堕落的“深渊”,必须把握自己,管好自己,强化自我约束,节欲守操,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永葆共产党员廉洁本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为百业之首”,无论做人、做事、做官,都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党员干部要模范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做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在家庭中做一名好成员,在各个方面都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廖少华将“权力”异化为赚钱工具,交了一批“讲哥们儿义气”有“铜臭味儿”的老板朋友,进行权钱交易,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党员领导干部身份特殊、职责重要,更应该“近君子、远小人”,“先择而后交”,应秉承“君子之交淡如水”,坚持以“品德”为首要,以“信仰”为基础,绝不能只讲关系不讲原则,只讲义气不讲是非,要端正认识、擦亮眼睛,分良莠、辨忠奸,善交友,交善友,把握好人际交往界线,莫要成为金钱的奴隶和“邪佞之人”的“牵线木偶”。

  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走好每一步,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对党忠诚,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郑端端

(作者:郑端端  编辑:沈素芬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