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郑端端:割掉保送生教育不公的“盲肠”
发布时间:2015-05-14 15:07:07来源:荆楚网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多少人眼中有着莫大的光环,但在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也不乏百感交集的叹息。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忡忡。(5月14日 北京晨报)

  “保送生”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一旦被套上这样的光环,在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中,甚至不乏高山仰止之情,望尘莫及,因为无需参加高考,经学校推荐,轻而易举就可以进入大学就读。然而,“保送生不看成绩看背景”这样的事实摆在普罗大众面前,让人惊愕之余更平添几分忧心。

  据高校透露,绝大多数“保送生”是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实,“保送生”即使是领导干部的子女也未尝不可,只要成绩过得了“关”,背负再大的骂名,也会有人给你“伸冤”、提供支援。然而,从入学后的测试来看,竟有一半保送生不掌握相关知识,近三分之一不敢参加测试,三好学生更是“滥竽充数”,经不起推敲;有的保送生在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组织才能、社团活动等方面并未显示过人之处,有的在学习成绩上反而不如高考生。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惨不忍睹现实真是“亮瞎”了一些人的眼,打了某些人的脸。

  众所周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决定未来。高校每年都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然而却有人借着“保送生”的招牌,打着权力穿行的“猫腻”,为非作歹。教育一旦沾上权力的铜臭,保送生再也无法“干净”。笔者认为,“保送生”招录失守的原因有三:其一,推荐标准不一,以保送资格中的“省级优秀学生”为例,就是一个相对较“软”的标准,极易受到权力、人情、金钱、关系等因素的侵蚀,成为公平防线的决堤口。

  其二,公示环节形同虚设。很多“保送生”名额由教育厅分配,推荐完全由学校说了算,几个人的“内部讨论”就决定了保送生,学校校长难抵住权力的压迫和诱惑,被权力压在身下,无奈、悲剧、无法动弹,只能顺从,难免“一言堂”和出现保送生“乱搭车”乱象。

  其三,审核环节难验“真伪”。明明的宦官子弟,资质平平却在一次次的审核中“抢滩登陆”,很多人的招呼、以保送名额换科研经费投入的“高诱惑”,也让高校频频“放水”。

  笔者认为,教育“缺魂”,保送生怎不被权力玩弄,要割掉保送生教育不公“盲肠”,教育应秉承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唯权力马首是瞻,不能丧失“公平”的追求,而视培养了多少官员子弟为成功标准,并借此为荣,更不能让权力铜臭在此横行。

  事实上,保送生制度所暴露的弊端,不仅为社会所诟病,部分高校也明确表示不再完全信任“保送”。因此,不仅要完善保送生制度,统一推荐标准,公示要“实打实”,控制保送规模、继续进行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对有可能被认为异化的“软标准”应严格剔除,实现各环节的公开、公平、公正,压缩暗箱操作空间。

  其实,保送生是权力与教育完成了一笔笔肮脏的地下交易。纪检监察等部门不能“等闲视之”,要顺藤摸瓜,深挖“保送生”背后的权力操盘手,对以权压人,大搞蝇营狗苟腐败行为的,要坚决亮剑,让权力的归权力,教育的归教育,还教育一个清朗空间。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郑端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