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王京凯:如何看优秀县委书记的“政绩观”
发布时间:2015-07-03 15:25:12来源:荆楚网

  6月28日上午,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许多身着仪仗队服饰的老妇抬着上写“热烈祝贺新田第一贪,原新田县委书记龚新智被双规”的宣传牌在大街上游行,还有的老人在敲打乐器。恰逢全国学习宣传优秀县委书记之际,却出现如此闹剧,是很鲜明的对比,让人啼笑皆非、引人深思。老百姓的心中都有杆秤,一位优秀县委书记的非凡业绩会被群众永远铭记心间;一位不称职的县委书记即使离开原职位,其恶习劣迹也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被老百姓所淡忘。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位县委书记在其职位上业绩、作风好坏不仅关系着在任期间的这几年,甚至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民生大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县委书记作为基层老百姓接触到的最大的“官”,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从近期报道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事迹看,无论他们有的做了一些像旧城变新貌轰轰烈烈的大事,或是做了一些助力经济发展、修路建桥的实事,还是做了关注弱势群体送蛋送奶的小事,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树立了一心为民、专心谋事的政绩观。这种政绩,不是把工作做在镜头前、报纸上大肆的宣传报道;也不是豪言壮语、唯我独尊,自认为的“救世英雄”;更不是“走个场”、“露张脸”、“照个面”的政治明星。而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忠诚战士,是创新实干、为民谋利的先锋模范,是真正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全国有2800多个县,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县有每个县的县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但无论是贫是富、宜工宜农都需要发展。早在30多年前邓小平就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永远不过时,但硬发展、盲目发展没道理,硬发展带来的后患无穷。比如前几年一些地区搞大招商、大引资,什么污染项目都引、什么高回报的资金都用,最终造成烂尾项目、被动局面无法收场;一些地方旧村改造急功进利、急于求成,缺少科学的规划、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老百姓迟迟不愿搬迁;一些生猪大县、种粮大县认为农业与工业相比投资大、见效慢、财政受益小,弃粮从商、弃农从工的现象比比皆是,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造成的,他们只为了个人的名利、地位、待遇,舍本逐末,挖空心思地“杀鸡取卵”,想方设法地为个人政绩去包装、去贴金。这种只求速度、无视质量,只看眼前、不计后果的“政绩”实践证明是经不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的。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单单是GTP的增长;一个城市的变化,也不仅仅是建设了多少高楼大厦。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社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首先要吃透“上情”、把握“下情”。要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第一手资料,为决策部署奠定基础。其次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抛开了个人私心杂念,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急迫的小事做起,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稳走实,积小胜为大胜。再次要立足“长远”、抓好“当前”。发展过程中要考虑的不仅包括“显绩”,还包括“潜绩”,甚至也包括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要有科学的规划、长远的打算,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不可急功进利、盲目跟风,换一届班子、变一套思路、树一次旗帜,最终劳民伤财、群众怨声载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京凯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