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付贵:“低分读名校”,说好的公平呢?
发布时间:2015-08-25 11:21:21来源:荆楚网

  东乡族汉子马忠祥不敢相信儿子马福明被甘肃兰州一中录取了。这个不识几个字的男人只知道,兰州一中是好学校,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喜从天降,马忠祥情不自禁地赞叹:“政策好,娃总算上了个好学校!”(8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原本不可能考取兰州一中,却被兰州一中录取了;原本一所普通中学考取一流高中的名额仅有一个或者没有,如今却多了四五个。此种结果,给普通中学以及低分考上名校的学生带来的喜悦自不必言。

  长期以来,“名校择名生”己使教育陷入“名校学生拥堵,而普通中学门庭冷落”的死循环。统配招生体现教育公平原则,能够改变教育不公平的现状。统配招生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带来两项“福利”,一则,更多普通中学学生有了进名校的希望,会促使此类家长加大教育投资;二则,录取普通中学的名额多了,会促进普通中学成长。

  然而,实施统配招生就能实现“教育公平”吗?其实不然。可以看到,统配招生实现“低分读名校”,得到一部分家长的认可,同时也遭到另一部分家长的反对,而且统配招生陷入另一个误区:考取高分的名校学生却落榜,普通中学的低分学生被录取,呈现“高分无好学校上”的教育反常。如此,一些家长便也反问,说好的公平呢?

  统配招生政策的实施仍是毁誉参半。事实上,之所以家长与学生追求名校,原因无非进入名校就代表进入安全区,日后升学更加顺利。某种程度上讲,选择名校亦是名校有名师的缘故。所以,统配招生改变了招生规则实现“低分读名校”,并没实现教育公平。破解“名校择名生”,又能实现公平,根本对策是统配教师,平均分配资深与普通教师资源。

  平均教师资源即实现教师流动性管理的逆向流动,使教师从大中城市到小城市、从城市到县镇、从乡镇到乡村,从条件优越的重点、示范学校向普通学校流动。平均教师资源不仅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平衡,还能够加快普通教师的成长,以及避免乡村招不到老师,而城市老师扎堆现象,是解决“名校择名生”的有效举措。

  在此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是日本,也获得不错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教师逆向流动政策,仅仅依靠口头宣传与鼓励,没有制度保障并不行。为此,日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如《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从而保障教师资源逆向流动政策的顺利推动。

  我国教师资源流动特点仍是正向流动,改革当从教师资源逆向流动入手。鉴于当前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条件仍有较大差异,实施教师逆向流动政策会遇到阻碍,这也要求教育部门还必须结合此种现实,在推动政策时要有强制性与鼓励性法律文件护航,比如对愿意服从流动性调配的教师给予表彰,在相关的福利、制度考评中,优先考虑。如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才更加顺畅。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贵

(作者:付贵  编辑:杨虹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