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从2015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目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大中城市达70%,给老人的照护带来巨大压力。去年,安徽蚌埠就发生了独居老人离世,遭宠物狗撕咬的事件。(11月9日中国广播网)
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悠久的文化里,孝始终摆在首位。古时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感天动地,今日空巢独居老人问题引得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我国大中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经达到了70%,老年人口20年之后会达到4.18亿,如此高的空巢比例,如此大的老年基数,完全依靠家庭养老已不现实,依托社区养老或许是未来养老的出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所有人,只要有能力有机会,没有人会拒绝孝顺父母。然而,目前如此高的老人空巢率,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存在。除了国家政策的影响之外,还有时代发展的因素,乡土情怀的中国,逐渐被时代发展打上烙印,人们不再拘泥于故土情愫,远走他乡,或求学深造、或创业打拼,或定居他乡。独生子女的家庭,因为儿女的迁徙,父母成为留守空巢,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与父母团聚。
其实说到父母远在他乡,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无奈,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许多老一辈人不敢想象的去外省甚至出国打拼,如今都已经成为常态,年轻人有着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奋斗的过程中必然无法时刻陪伴父母左右。更糟糕的是有时候独子遭遇意外,父母彻底成为空巢老人。只有老两口互相扶持。
远亲不如近邻。社区与邻居如今大大凸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应对空巢化,社区养老服务还需更好的“落地”,使老年人的需求进一步分类细化。在社区基层构建基础的老年人信息库,哪些老人是单独生活,哪些是老两口生活,特别是有一个人失能的情况下,都是高风险家庭。
此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不容小觑。如今大学校园里志愿社团兴起,年轻人们渴望着服务他人渴望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区可以让校园志愿者与社区空巢老人结对帮扶,志愿者们定期探访老人,看老人们是否有什么需要,是否有完备的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社会的力量传递温暖,用社会的手帮助空巢老人。如今,随着政府及社区对老龄化和空巢化的关注,加上年轻人对志愿服务的意识以及热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空巢老人将不再孤独。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端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