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北京时间12点整,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达576亿,打破2014年“双11”全天交易额纪录。另据预测,今年“双十一”快递量将达到7.6亿件,最高的日处理量可能突破1.4亿件,也就是一秒钟就有1600多个快递下单。
面对疯狂双11,马云表示最担心的是物流,而作为消费者,最担心的还是产品。多年的双11血拼经历警示,“假冒伪劣”依然猖狂躁动,不止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同样如此。而国家工商总局的调查显示,2014年网购正品率为58.7%,基本契合很多消费者的切身经历。
此时此刻,双11的狂欢还在继续,新记录诞生已毫无疑问,但对电商的追问也同样要继续。自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以来,电子商务一直被寄予厚望,可是面对泥沙俱下,“假冒伪劣”躁动的狂欢局面,我们不得不思索:“互联网+”,究竟加什么?
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电商平台,说到底,核心还是产品、服务和监管。所以,“互联网+”,最核心的本质是加“信任”。信任从哪里来?除了过硬的产品、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更重要的是平台自律和监管他律,缺一不可。
伴随着电商的凶猛发展,这份信任却正在被透支。淘宝自然不必说,甚至天猫旗舰店也不能让人完全放心,所谓网络特供产品很多与实体店产品相差较大;京东也不例外,自营的风险犹在,至少二手东的低劣行径就足够让人崩溃。
挤兑电商这么久,还是因爱生恨。电商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且逐渐成为大部分,淘宝进农村,京东进社区……电商这块蛋糕还在无限量增长。我们也相信,“终有一天,中国电商会超过世界的想象”。要达成这一目标,融合线上线下是关键,但,靠产品、服务和监管来稳固信任才是最根本。
稿源:荆楚网
作者:北楚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