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刘均伟:遏制“蚊蝇腐败”亟需加强反腐威慑力
发布时间:2015-12-02 11:25:10来源:荆楚网

  节日期间,河南省平顶山一村会计代表村两委慰问一户贫困群众,趁人不注意将200元慰问金中的100元据为己有。100元钱甚至不够一餐饭钱,但侵害的却是弱势群体的利益。(12月1日《京华时报》)

  有道是“虾有虾路,蟹有蟹道”,“蚊蝇腐败”盯的就是基层弱势群体的利益。由于手段隐蔽,难以被发现,加上基层监督乏力,“蚊蝇腐败”容易积少成多,损害群众利益更直接、更具体,“蚊蝇腐败”的危害不容小觑。就拿河南省平顶山村会计贪占100元慰问金来说,看似数额很小,但对贫困户来说,却可能是一个月的生活费,这种行为的性质相当恶劣。

  任何腐败都离不开腐败心理和外在条件,“蚊蝇腐败”亦是如此。随着国家投入的民生资金越来越多,乡镇“七站八所”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手中可分配的资源也逐渐增多,这中外在条件给乡村基层干部贪占截留克扣,留下大量寻租空间。而基层熟人关系普遍,外部监管更多的是柔性监管,如果没有自律,就容易产生腐败的侥幸心理。而这种“蚊蝇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过低,被惩处的力度不够,这种腐败的侥幸心理就会进一步强化,“蚊蝇腐败”更是以窝案形式频发。

  笔者认为,要遏制“蚊蝇腐败”的破坏力就得从外部监管发力,变柔性监管为刚性约束,加大反腐的“威慑力”。一是要建立健全的外部反腐监督机制,重点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进行监督,落实好农村“三务公开”制度,让“蚊蝇腐败”失去生存的土壤。二是加大对“蚊蝇腐败”的惩处力度,只要违纪违法,该处分的就得处分,让“蚊蝇腐败”从“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行为变为“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为。以反腐监督的强大威慑力形成“不敢贪”的心理临界。三是加强村干部的廉政教育,增强村干部的自律意识。

  打虎拍蝇是党中央在政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基层反腐任重道远,必须要以反腐监督的强大威慑力遏制住“蚊蝇腐败”的破坏力,让基层群众早日步入小康社会。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均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