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刘灿:“三下乡”要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5-12-10 15:52:22来源:荆楚网

  从省级示范点扩大至17个市州,由“单打独斗”拓展至26个部门协同配合,从给资金、给物资、给项目到扶智、扶能、扶人,从送下乡到常下乡、常在乡……20年来,“三下乡”活动成为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品牌工程”、“暖心工程”,助推荆楚向城乡一体化、向现代文明迈进。(12月10日荆楚网)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四化”的滚滚浪潮,乡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部分农村地区生活还很贫困,他们急切地盼望着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尽快脱贫致富。“三下乡”把政府与社会的资源结合起来,把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力量集结起来,形成合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心中,把农民群众的心愿与呼声反映上来,正是满足群众需求,补齐“四化”短板的有效途径。

  1995年10月“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如今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20年来,农村社会结构持续变动,农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无不对“三下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新的挑战。那些掰着手指头盼着父母回家的留守儿童,渴望得到怎样的文化慰藉?那些拄着拐杖在村口眺望远方的空巢老人,需要哪些医疗服务?那些从大城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又期待吸收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新形势下,惟有切准农村实际、把握农民意愿,更好地与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三下乡”才能不虚此行。

  政策的善意只有与群众的期盼找到最佳对接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因此,无论是文化下乡,还是科技、卫生下乡,都必须遵循“让基层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一基本思路,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帮助农村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作为核心任务,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知识、健康和快乐送进农户家头,把科学、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田野乡村,使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不断增强“三下乡”活动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著名艾青曾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三下乡”组织者、参与者来说,就需要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爱得深沉”。“爱得深沉”才会把准基层群众的需求,让“三下乡”成为“真下乡”与“常下乡”。“真下乡”与“常下乡”的“三下乡”,才能演绎更多的城乡真情故事,让基层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灿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