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进入倒计时,气象部门统计,截止到12月28日,2015年已经出现了90天的霾,相当于每4天中就有1天有霾。自1984年以来,今年的霾天数排名排名第二,排名第一位的是去年,霾日141天。(《楚天金报》)
雾霾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治霾也非朝夕之功。我们以牺牲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终究会招来恶果。从说不得的PM2.5到如今每日监测与预报的空气质量指数,如何做好环境治理、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成为社会急需探讨的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拨款力度,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但由于大气污染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我国大气污染的不利局面仍未得到扭转。
笔者认为,对于环境治理问题要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和科学预判机制。大气污染防治必须长期抓、出狠招:重点督查污染严重地区,主要检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和应对措施落实情况,严查原煤散烧等低矮源排放,加强对高架源的管控和重型柴油车、黄标车检查。对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另外,要加强信息发布,跟踪科学研判,全面掌握重污染天气形成机理和传输规律,为改进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除了需要政府政策配合和支持之外,加强宣传环保更是重要一环。人人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人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只有宣传到位,将治污观念深入人心,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认清责任、从“我”做起改善大气环境。
面对雾霾,我们再也不能束手无策的等待北风救驾了,否则,即使暂时吹走了污染,也吹不来真正的“美丽中国”。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小草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