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侯文学:不能让“微整形”变“危整形”`
发布时间:2016-03-15 08:21:51来源:荆楚网

  近日,福州的林小姐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微信朋友圈内一位“韩国整形李医生”,声称只需2000元就可以注射隆下巴,注射地点在一家宾馆内。于是,她慕名前往,被注射一种据称是美国进口的针剂。开始倒也无妨,可一个月后她的下巴越变越长,最后竟成了“鞋拔子脸”。经一家医院经诊断,她被注射了“自体细胞生长肽”,导致下巴增生,而在国内这是一种违禁药品。(见3月14日新华网)看来,很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微整形变成“危整形”了。

  不开刀、不动骨、创伤小,相较于大刀阔斧的“改头换面”,短时间内变美变年轻的微整形正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特别是年轻女性的青睐。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平均有105万人次进行医疗美容手术,其中八成为微整形手术。“微整形不开刀、微创并不意味着风险降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说,近两年微整形事故在急速增长,仅他个人每月要收治20余起微整形失败前来修复的患者。

  微整形所以问题多多,甚至事故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整形医师”队伍鱼龙混杂是其一。由于微整形市场需求大、利润高、门槛低,不少零基础的外行人在暴利的刺激下纷纷“试水”,而为了速成“整形医生”,大量未经许可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搜索引擎内输入“微整形培训班”,相关词条超过100万个。据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培训班是在韩国济州岛授课,课时为5天,学费8800元,教授肉毒素注射、填充美容技术、4D蛋白线提升等,课程针对零基础学员,包教包会,结课后为学员颁发韩国医学会认证的毕业证书。“三非”盛行、行医混乱是其二。目前,微整形毁容事件有九成来自“三非”,即非法医疗机构、非专业医师、非合格产品,一些“微整专家”不挂招牌,靠微信微博口口相传吸引顾客,带着针管四处“走穴”,甚至约好时间到宾馆、住家登门服务。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商圈,存在大量“打黑针”的美容院。行业规范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是其三。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特别是微整形行业发展迅猛,但2002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已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而许多微整形在美容院、美甲店或者酒店进行,隐蔽性强、流动性高,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难度大,工商部门无法有效执法,使监管出现真空,再加上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导致相关医疗事故频频发生。

  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就预防整容事故而言,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也需要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更需要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进而防止微整形变“危整形”。

  稿源:荆楚网

  作者:侯文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