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钟烁明:电信诈骗,果真是尖端科技在骗子?
发布时间:2016-04-15 16:31:55来源:荆楚网

  据猎豹移动统计,国内已经存在大量泄露的银行卡信息,李铁军介绍:“全国诈骗分子每天会尝试登陆2000-3000个银行卡,而且这些银行卡都匹配着正确的身份证、手机号信息。”按照这一统计,每年遭到攻击的银行卡数量大概70-100万左右,涉及金额接近约200亿元。而如果这些诈骗分子通过这种手法将这些手机号码换卡,这些银行卡岌岌可危。(4月15日中国网)

  电信诈骗,使个人利益瞬间不翼而飞,不知让多数人深受其害。对此,监管部门除了发布提醒预警之外,往往把电信诈骗说得高深莫测,似乎成了一道世界性的难题,毫无解决的办法,怪只怪受骗者自己。对于一般公众而言,对于如此高端的诈骗行为,谁也说不清其中的来龙去脉,维权更是走投无路,只好自认倒霉。

  事情果真如此吗?非也。纵观系列电信诈骗的案例,无一例外都是利用了管理上的漏洞。说句不动听的话,监管部门既然存在漏洞,为什么不可以趁虚而入?如果说实施诈骗行为的人都可以看出漏洞并加以利用行骗,监管部门怎么就一无所知?怎么说正规部门也人才荟萃,比诈骗群体更加具有科技优势,杜绝监管漏洞的措施也及时有效得多,怎么就常常出现事后诸葛亮、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情形?难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古话发生了翻转?这很难令人信服。

  再反过来看,监管上的这些漏洞,毫无疑问应当有监管部门采取措施来杜绝。比如银行,储户把钱放在你那里的同时,资金的安全问题也交给了你,资金出了问题被非法提取,在你那里出现的问题怎么能还由储户负责呢?这就是普通的民间关系,从道义和信任的角度也难以立足,更何况是靠储户维持利益的银行。照此逻辑,借人家的钱因为被盗也可以不还了。再说,如果银行的管理投入自己不负责、需要客户共同来承担,那也就有了合伙的成分,既然是合伙,怎么银行的收益就鲜见分成而独自拥有呢?这不是明显的推卸责任吗?

  其实,作为储户资金和手机管理的主体,银行和电信部门别太过相信诈骗分子掌握着尖端科技而无能为力就可以忽悠公众了。这样的说辞可能一时半会还能够奏效,终归还是会触犯众怒。正确的做法,是要真正抛弃垄断特权思维,树立用户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主动作为,先骗子下手而下手,减少甚至杜绝一切管理上的漏洞,以科技手段应对诈骗手段,尽最大可能维护客户的利益,才是上策。如果把自身责任全部转交给客户而求自保,自身眼前利益可能暂时不受损失,长此以往或是垄断一经打破,会不会门可罗雀,就没有人敢做出保证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钟烁明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