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李萱:公车改革还需踩紧“报废”刹车

发布时间:2016-07-08 15:59:08来源:SRC-13

  6月27日,富平县城一家五金商店门口停着五辆旧汽车,有的车牌被摘了下来,有的车牌被折了起来,几辆车都不同程度有些破损。这五辆车中,有一辆是喷着法院字样的制式车,一辆车前挡风玻璃和车门上都贴着“富平县车改领导办公室”的封条,一辆车经过查询,属于富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华商报》7月8日)

  近年来,随着公车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公车滥用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央部委率先垂范,带头加快车改步伐,该报废的报废、该拍卖的拍卖,使公车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近日,网上传出一则消息称,有记者在调查报废车回收乱象时发现,有的公车报废后,并没有经“公”处理,而是私自卖给了“黑”车行。

  众所周知,汽车通常的使用寿命为十年,一旦过了使用寿命,虽然有的可以继续驾驶,但各部位零件的安全性能已经得不到保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国家才会出台强制报废的制度。

  然而,现实是,在报废的过程中,一辆报废车通过正常公司回收只能按照废铁处理,倘若走“黑”车行的话则会获利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差距显而易见,于是很多人都选择了后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此选择笔者并不感到奇怪,毕竟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人的天性,这甚至可以理解。但笔者不理解的是,富平县关于公车报废车处理的态度和行为。报废公车能够在修理厂进行“二手车”交易,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搞到的,这其中必然存在某种利益关系,而高姓领导回避的态度则更显得欲盖弥彰。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对此事进行调查,看这报废车里到底藏了多少“猫腻”。

  公车改革是老百姓拍手称赞的好事。但是相关部门若要把好事办好,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真正把事做细、做实。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在落实公车改革之时,有必要深踩“车改”提速的“油门”,也要踩紧管理报废车辆去向的制度“刹车”,切不可让那些唯利是图的人钻了空子,否则少卖几千块钱事小,出了事故就事大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