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程振伟:“状元”头衔获利也要有鉴别力

发布时间:2016-07-21 16:53:53来源:SRC-13

  日前,澎湃新闻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及直辖市的36位省高考状元做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针对“状元商业化”,有63.89%的受访状元认为商业化行为“可以理解,参加活动也能增加见识”;8.33%认为商业活动是“合理利用自身价值,很正常”。也就是说,逾七成的状元能接受或理解状元的商业价值。

  “状元经济学”在中国俨然“显学”。每年高考之前,早早有利益方为“状元热”预热,全社会齐刷刷看向状元。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公布状元”,但若找不到“状元”,“状元经济学”何以开启?之前有人说“状元热”主要是商家“蹭热度”“状元被利用”,但澎湃新闻的调研,说明了状元也是“状元经济”的主观推手。而且理由充分,“一来增长见识”,“二来是合理利用自身价值”,总之“状元”头衔获利可以接受,看来违背市场规律的“灭人欲”之事,状元们不干。

  “状元”总是有具体语境的,譬如省状元、市县状元,或者某校状元,既然”状元”非得有前缀才有真实意义,状元类似于某种公共资源。所以状元在利用自身头衔参加活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有社会效益。比如某状元是县状元,那就要实现整个县区域的“状元利益最大化”,毕竟这个状元是整个县教育资源堆起的金字塔尖,其中有授课老师、学校管理,甚至之前基础教育之功。而现实情况是,部分状元把状元头衔当成了个人摇钱树,屈从于商家利益诱惑说了“言不由衷的话”,办了“利益掮客”的活,不仅透支了基于公众信任建立起的“状元公信力”,而且成了一些不正当利益的幕后推手。

  如果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状元头衔获利未尝不可,但要有鉴别力,该守的原则一定要守住。众所周知,对状元最感兴趣的往往是课外培训机构。如果的确在课辅机构帮助下成了状元,参加课辅机构举办的报告巡讲传授经验无可厚非,然而事实是不少课辅机构恰恰请了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边的状元,让状元做报告或代言,无非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这里是状元的摇篮,快来报名吧。

  课辅机构花大价钱请状元代言,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以前在这里辅导的学生家长,而不久前有媒体曝光,有培训机构收了学生家长10万元“包过费”,最后学生高考没取得机构承诺的成绩,试想为培训机构代言的状元,是否成了坑蒙家长巨额培训费的无形推手?澎湃新闻在调研中发现,86%的省状元没有课外辅导经历,而状元为课外辅导机构代言的最多,状元们应该知道,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课外辅导没多大关系,却和课外培训机构缠杂不清,这不是“虚假代言”的行为?当然除了课辅机构,其它类商家“蹭状元热度”的还有很多,比如有房地产公司请状元代言,然而状元并没有住在那里,居然为虚假宣传站台背书,这些屡屡给公众本来有很大期望的状元头衔抹黑。

  “状元经济学”是利益相关方炒出来的,如果商家或利益方做的够好,根本就没必要炒作,既然和状元没多大关联,还挥舞着支票请状元代言,很多献殷勤的背后其实有苟且想法和不当行为。状元头衔是公共资源,属于某个具体区域或学校,在合理为个人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应,别成了黑心培训机构不合理收费的幕后推手,别成了过度应试教育增加孩子负担的“代言人”,状元在很多人眼里毕竟是正能量人物,公众的期望也高,引起的示范效应也巨,还是用状元头衔多做一些有益社会的公共事务吧。

  状元能接受或理解自身的商业价值也行,只是在利用“状元”头衔获利时,请多点鉴别力吧。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