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陆玄同: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文化中秋

发布时间:2016-09-15 14:33:40来源:SRC-13

  亘古不变的月亮承载着一个民族昌盛衰败、荣辱与共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团圆是中秋节的文化基因,而记忆中作为心灵港湾,情感寄托,文化纽带的中秋节以及我们固守数千年传统家庭式的“血脉之恋”早已悄然无影踪。这份千年不爽的约定,一年一度的邀请,正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被镶在了无数豪华精致的礼盒中。世俗的“礼尚往来”消弭了中秋的文化记忆,焦躁的我们行走在只有铜臭包裹的中秋节日里,好像我们就是那个被装精致礼盒中的月饼,或是用来交易,或是被食之果腹,总之等待被主宰。

  迷失的我们,闻不到中秋的味道,觅不见文化的影子。而我们所处的环境能够依托现代科技和市场能力,打造出一份怎样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中秋文化,依旧是个问号;能够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中,为后代留一份怎样的文化记忆,亦是未知。

  所幸千百年来,“月亮有阴晴圆缺”让我们学会了以平常心迎接和对待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也正是月缺月圆的变化与人们聚少离多的现状相契合,才使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团圆,中秋才会被赋予如此强烈的仪式感。

  而“月亮”因其负载的神话传说与哲学艺术,使其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存在,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从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早期文化中对于太阳阳刚与月亮阴柔的思辨,形成了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阴阳观,也使折桂世界第一文化图腾的太极图在中国人血液和骨髓里融化,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最深处渗透。

  然而现在的许多人,热衷于过洋节日,却渐渐淡化了传统节日的记忆。虽说过洋节本非坏事,但因此冷落甚至忘却自己本民族的节日,最终会导致文化传承的断代,没有文化记忆的一代人是可怜又可怕的。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潮流,本就举步维艰,各种矛盾、各种利益盘根交织,不是简单的“我想”那么简单。

  其实在古代,帝王们就有秋天祭月的礼制,据《礼记》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暮夕月”,每逢中秋夜,国家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大典。《唐书?太宗记》也记载了家国同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宏大气势,而中秋思亲的方式也由吃“月饼”慢慢演化为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庆典活动。宋朝以前中秋庆典多为官方活动,民间庆祝盛行于宋,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现代人们对于中秋恐怕就只剩下吃月饼和送礼了。

  月圆总能唤起对家人团圆的渴望,每当明月悬于中秋碧空,思绪翻涌翩跹,情感波澜起伏,不管我们在哪里,那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总能升腾起思乡的宁静与感伤。著名诗人王维写下了“独在异客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让华夏民族独特的思乡“情节”浓缩为最纯真、最本源的思亲“图腾”。从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记忆里最美的画卷。

  遥望历史,每每中秋,文人骚客都会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歌或故事,没有帝王渲染生硬的伦理道德教条,只是以个人情感表达一个民族灵魂深处跳动的音节。苏轼那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把“馅”内的情与思表达到了极致。反观当下中秋市场,我们面对万元或几十万的月饼,实有说不出的心寒,道不出的失落。

  传统文化是要与时代相融合,但应该把握其文化传承的的市场取向,而不是一味的媚俗市场,到时候真金白银倒是有了,根却找不见了。尤其年轻的一代,更应该在“洋节日”与“传统节日”之间找准方向,用“文化”铺垫个人喜好与市场媾和的“团圆”之路,咀嚼、品味“中秋”的甘甜与幽香。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