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薛建勇:精准扶贫岂能变成“权力摊派”?

发布时间:2016-09-23 14:56:35来源:SRC-13

  9月19日,有网友发帖称,贵州遵义市凤冈县人民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全县每位干部职工须缴纳900元进行精准扶贫。9月22日,凤冈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强调,出资扶贫系缴纳者的自愿行为,非强制。(9月22日澎湃新闻)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多维联动的扶贫格局。众人拾柴火焰高,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进来,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此时,遵义市凤冈县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出资扶贫,也是对精准扶贫新格局的呼应。

  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公职人员做扶贫先锋,进而带动社会力量,可以给困难群众以更多的帮助。但发文摊派扶贫任务,显然违背了自愿原则,是权力无制约的表现,让行政行为成为了一种经济负担,打消公职人员的积极性,也引发了公众对扶贫效果的质疑。而且不只在凤冈县,不少地区均存在跨职责、搞摊派的现象,令人唏嘘。

  扶贫肯定是好的,确实有些人需要帮扶拉一把,但是有些地方把扶贫的好经给念歪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没能真正的落到实处,扶贫计划过多依赖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忽视市场与社会的作用,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此时,再去要求基层干部贴钱响应扶贫号召,即使是自愿,此类扶贫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基层工作已然非常辛苦,不要扶贫效果没达到,还牺牲掉基层工作人员的利益,得不偿失。

  因此,扶贫搞“权力摊派”,背离了扶贫政策的初衷,不是扶贫工作的应有之义。精准扶贫不能只靠行政手段强制扶贫强制脱贫,更应从社会保障制度入手。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才是精准扶贫的正解。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薛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