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凤敏: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6-10-18 09:14:51来源:SRC-1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去年9月,湖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吹响了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一年来,湖北省将脱贫攻坚作为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全省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48.32亿元,创历史新高,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2016年10月17日《湖北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湖北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今年确定的扶贫“出列”目标是1601个贫困村、147万贫困人口。湖北省坚持高位推进,挂图作战,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省领导率先垂范,访真贫、察实情、寻良策,全省派出省市县三级扶贫工作队5579个、驻村干部55174名,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4821个,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并对扶贫对象的数据进行补充、完善、更新、复核,挤掉“水分”,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产业扶贫支撑,只有扶出“产业”,精准扶贫才算扶到了家,也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脱贫产业发展不上去,精准脱贫目标也就很难实现。湖北省坚持把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定向施策、精准滴灌,帮助贫困地区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初步探索出“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的“六金”产业扶贫模式,坚持“一户一策”,以产业“输血”激发贫困群众自身“造血”机能,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确保到2019年特色优势产业对符合产业脱贫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实现群众多渠道创收增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贫困的“痛点”在哪里,扶贫的重点就要落到哪里,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迁则迁。湖北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之一,全省计划搬迁32.8万户、共91.23万人的实际情况,搬迁户数和总人数占全国十分之一。湖北省出台搬迁5年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对象范围、补助标准、安置途径、建房标准、后续扶持措施。今年以来,坚持提速异地扶贫搬迁,倒排工期,攻坚克难,有序推进“交钥匙工程”,并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探索出了“藤上结瓜”、入股分红、转移就业、资产收益等富有荆楚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模式,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释放强劲动能。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贫困村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过去“一招管用”“一举多得”的做法已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我们横下一条心,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持续精准发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