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莫疾:校园贷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6-10-19 16:11:42来源:SRC-13

  半年来,经媒体曝光的大学生因“校园贷”出问题的案件就有13起,涉及大学生人数500余人,涉案金额超千万元。(10月18日 《京华时报》)

  校园贷已成为今年轰动校园及社会的舆论话题之一。继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裸贷”等事件爆发后,校园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银监会针对校园贷提出“停移整教改”五字方针,同时地方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在开展排查和自律工作。然而近日仍不时能在媒体上看到校园贷乱象。《新文化报》昨日(18日)报道称,长春“大一”男生借贷1万晚还6天变4.2万,吞两瓶药轻生,又一次令人唏嘘。

  校园贷是否有原罪?它将何去何从?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为3700万,其中有过校园信贷经历的不超过200万,表明这个市场有巨大的挖掘空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超前消费”的也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校园贷应时应运而生,并无原罪。

  事实上,大学生大都已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签借贷合同并承担法律责任。可中国的大学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家长在社会看来,他们完全还是孩子,需要得到大家的保护。而由于校园贷业务模式存在缺陷、风控门槛形同虚设、重复借贷难以防范、风控乱象四起等问题,涉世未深的“孩子”在众多校园贷面前,简直是到了羊入虎口的境地。于是闹剧悲剧惨剧一档档地发生,舆情一次次地点燃,民众群情激奋,认为校园贷无异于妖魔,势要把它驱逐出干净的校园。

  当然,激动归激动,市场的还是归市场管,“一刀切”未免太过草率。于是专家学者建议,监管必须有,同时还应加强学生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培养理性消费观念。但许多人不买账,接二连三的新闻事实也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大家都清楚这样的“慢工出细活”绝非一朝一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现实却刻不容缓: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征信和契约意识毫无概念,对于物质刺激却会一发不可收拾,这个那个买买买,觉得“吃土剁手”又如何,哪里能比拆开包裹的那一瞬间快乐。“大力出奇迹”,“猛药除沉疴”,“对校园贷不能手软”,许多人发出自己的心声。

  其实不仅国内,国外校园贷也处于“行路难”的状态。学生独立性强、拥有较强契约意识,相关规则也较完善的英美大学,校园贷也不是顺风顺水。虽然他们的校园贷主要应用与高昂的学费支出,但目前英国的校园贷坏账率大幅增加已给英国财政预算及纳税人造成了过重负担,而美国的持续增长的学生贷款总额已超过了1.2万亿,甚至出现了泡沫,引发行业人员的担忧。

  校园贷给不具有固定收入的人提供贷款,这无疑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类似案例大家也不陌生。韩国2003年因广泛向没有固定收入的家庭主妇和未成年人发信用卡,造成消费者债务拖欠比率飙升,曾引发“信用卡危机”;2005-2008年的中国,校园信用卡市场无序竞争,导致坏账率、睡眠率、注销率“三高”的乱象,引发监管频出手,至2009年一条禁令,此后银行基本不面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导致的是“信息审核不严、高服务费、高违约金”问题,而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这层层困境堆在一起,乱象不丛生也难。所以不管是重庆的“八不得”还是深圳的“九项自律”,其严厉程度都为人称道、大快人心。校园贷在重重监管下,也许会重蹈信用卡的覆辙,也许不会,但只有壮士断腕般的勇气与力度,才能阻止“劣币驱逐良币”,让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莫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