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江尧:减小“杂音”,唱响精准扶贫主旋律

发布时间:2016-11-21 17:04:06来源:SRC-13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听到关于“精准扶贫”的一些杂音:扶贫干部“走读”,根本没有驻村帮扶;扶贫不走心,送的鸡苗全部死亡,导致精准扶贫户倒贴数百元;精准扶贫户不懂感恩,需要教育……

  “杂音”五花八门,音量有高有低。“精准扶贫”不是官员升迁的政绩撬杠,不是一壶油一袋米的到此一游;“精准扶贫”也不是贫困户不思进取的护身符,不是一哭闹二威胁的坐享其成。它不是一个秀场,而是一座高山隧道,需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挖掘,方能打通致富的通道。干事业,难免会有杂音。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人也一样,出发点不同,利益分割不同,身处阶层不同,自然少不了七嘴八舌。但如果“杂音”过大,将影响事业的推进。

  减小“杂音”,捏大“精准扶贫”主旋律音量,需要全员的鼓与呼。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重要指示,是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关键。按照我国的标准,目前全国还有近7000万贫困人口,任务之艰难,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在自己的岗位上敢于负责,敢担担子,是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和态度。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中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部分扶贫干部没有履职好挖掘“高山隧道”的职责。有的人一事当前,不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是采取走马观花的态度,敷衍了事。特别是遇到“硬骨头”不敢去啃,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研究、不解决,哼哼哈哈的打马虎眼。

  这样打马虎眼的扶贫干部,无法取得人民的信任。

  黄陂区蔡店街赵店村朱邵煜夫妇心目中,精准扶贫给他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是照了一次相。扶贫干部说:拍个照就能证明来过了。汉南区邓南街新沟村的王礼富老人,对扶贫干部的记忆是,扶贫干部只打了个电话,连人都没来过。

  扶贫干部是“精准扶贫”的排头兵,最应该唱响“精准扶贫”主旋律。扶贫干部扎根于扶贫最前线,最能真切的感受到贫苦户的难处与需求。上有“精准扶贫”政策的路线方针,下就要有政策执行的时间表、路线图。对于扶贫责任人来说,要敢于承担责任,莫因为怕犯错而束手束脚。真心实意的扶贫干部,即使犯错,党和人民是谅解和宽待的。排头兵的工作做扎实了,主旋律的前奏就响亮了,主歌自然就不会弱。

  扶贫工作不好做,扶贫干部难免有怨言,但怨言归怨言,在困难当前,不正是要体现中华儿女攻坚克难,敢担当敢作为的创业精神吗?我们要做赢得“扶贫时间”的奋进者,在险阻中前行,在磨难中歌唱,闯出新时代,唱出最强音!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