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若无:实习证明流于形式,就业率的水分何时能拧干

发布时间:2017-08-08 10:33:01来源:湖北日报网

  记者调查发现,暑期学生实习高峰期,部分网络电商平台出现“实习证明”交易,售价普遍在数十元至数百元之间,并可根据购买者要求进行“私人定制”。此外,根据实习证明中单位、公章、评语的不同,售价也相应有差异。有卖家称,每年到8月份左右,都能接到不少问询,其中绝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8月8日《新京报》)

  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一个良好机会,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近距离接触社会,增长阅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各个层面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后就业参与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实习证明就成了证明大学生实习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学校就业率的体现。随着生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高校不得不以毕业后的就业率来“说话”,因而用实习证明“交换”毕业证的高校也不在少数,无奈之下一条实习证明订制链由此催生。

  实习本身并没有原罪,“订制”实习证明的出现,源自学校的要求并没有符合一些同学的实际情况。于有些学生而言,大学实习就是“鸡肋”,因为实习本身要浪费很多时间,耽误自己找工作的机会,而有些同学本身并没有毕业之后立马找工作、实习的打算,或是准备继续考研,或是准备考公务员,这些时间和实习时间存在冲突,而迫于学校的压力,又不得不“实习”,那么购买一张实习证明就成为了首选。

  于学校而言,实习是一个教育环节,是让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预热,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于学生实习之前的教育工作、实习过程的监控体系如何、对于学生实习的事后考核这些环节都存在着漏洞,让大学生实习整个过程成为一个过场。但这其中不乏一些学校美其名曰让学生实习,其实只是为了要统计“就业率”,通过上交的实习证明来“证明”教育成果,或是将实习证明和毕业证挂钩,无奈之下学生只能托人或者购买了。

  笔者以为,遏制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一方面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乃至职业规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更应该全面考虑,正确引导,帮大学生确立实习主题、对象和方法,并进行全过程组织和管理,不要逼学生为了“证明”而证明。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