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汪东旭:警惕“不敢拍板”的“作风病”

发布时间:2017-10-11 15:47:47来源:湖北日报网

  媒体报道,一位企业家近来抱怨:“项目报上去,科长呈处长,处长转厅长,谁都不敢做决断,迅速扔给别人,就像提着冒烟的手榴弹。”当下,这样不差钱、有项目,就是没人拍板的“趴窝”现象值得注意。(10月10日《人民日报》)

  一些领导干部对企业家项目不敢拍板,一个项目报上去,科长、处长、厅长层层签发但就是不决断、不表态,表面上看,是尊重领导权威,坚持民主决策,究其本质,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是缺乏担当精神的“作风病”。

  “不敢拍板”的背后,是一些党员干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为官哲学”在作祟。群众有诉求,这个单位推那个单位,这个科室转那个科室;遇到工作疑难,只满足当“传声筒”和“收发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擅长做面子工程,有位不为,有权力不担责,凡事不论大小都要集体决策。如此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浅尝辄止,将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白白错过,使得改革发展的事业搁浅沙滩。

  追本溯源,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敢拍板”,遇事议而不决、断而不行,是因为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能干想干的领导干部,解决问题担心出“乱子”影响仕途,不愿再当“领头雁”“排头兵”,遇到问题绕着走,让工作一拖再拖,既影响了项目的上马和工作的推进,又使得干部队伍缺乏活力、缺乏创新。

  诚然,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地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唯有摸着石头过河。然而,石头摸得准不准,领导干部心里没数,唯有靠实践去检验。因此出现错误乃至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有鉴于此,中央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容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在此语境下,领导干部依然将“不敢拍板”的原因归咎于怕犯错害怕担责,就是在为自己的不履职、不担当找借口了。

  敢于拍板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是尊重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的直接体现,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正是因为对工作与项目的及时决断,才能促进改革事业的运行发展。领导干部勇于拍板的魄力,既是推动工作的外力驱动,也将鼓舞干部队伍士气,使得具体工作人员在攻坚克难之时没有后顾之忧。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困难越多,难啃的硬骨头越多。要推动一个地区和一个部门的发展,就该拿出敢拍板的劲头,拿出一心做事不瞻前顾后的干事创业热情。只要这样的拍板不是头脑发热、独断专行,而是在博采众长、理性分析、集中决策的基础上,只要符合党规党纪、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对改革发展有利,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看准了就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推动各项事业迈步前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