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学思践悟十九大】基层工作不止于“混个脸熟”

发布时间:2017-11-13 09:10:25来源:荆楚网

  不大熟悉基层、基本不懂群众,虽然工作辛辛苦苦,但在群众看起来又是衙门作风。目前,部分基层“脸生干部”成为开展群众工作的掣肘,一些地方进行了改革探索。(11月11日,新华网)

  自党成立以来,党群干群关系就是密不可分的鱼与水的关系。离开了水的鱼,难以存活;离开了鱼的水,失去勃勃生机。在新时代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和深化鱼水关系,建立血浓于水的鱼水情,对于妥善解决好农村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部分干部成为“脸生干部”,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电话的使用、电脑的普及、网络的覆盖,从客观上来说,干部们减少了进村入户的时间和频次,慢慢的有的干部成了群众最熟悉的陌生人,“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电话里听得见声音,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真身”。此外,网络发达了,机关事情也多从网上而来,机关干部们在办公室忙着收文件、发文件、打文件、制各种表、统计数据、开各种会,忙得个不亦乐乎,压根儿无法抽身下队。机关的“文山会海”,在客观上导致干部们逐步脱离群众,并直接淡化着党群干群鱼水关系。

  “一回生,二回熟。”面对着有些疏远了的鱼水关系,面对媒体的唏嘘之声和扶贫等工作任务,近期,绝大多数机关干部按照安排,领到了包村包户任务,走出机关空调房,走近城乡群众。在群众工作中,在与群众接触中,与群众成了“熟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脸生干部”的尴尬。

  但是,若干部们仅仅满足于多去几次、“露脸”“刷脸”“刷存在感”,那就是把“绣花功夫”练成了“表面功夫”,虽然经常露脸,但“江山不改、面貌依旧”、没有实际成效的话,群众的掌声也是不会轻易给的。显然,要改变城乡面貌、推动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不能止于“混个脸熟”,更须增强说与做的工作本领,熟悉各项政策,克服畏难情绪,更加务实勤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力深化巩固并开创鱼水关系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机关党员干部更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照部门单位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开展走基层活动,加强与农村社区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宣讲工作,宣传政策、解惑答疑,把党的好政策好消息讲给群众听;要不定期针对各种现象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发现、报告、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要开展好“结亲帮万户”活动,帮助动态产生的困难群众;要帮助联系乡村组完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为农村发展找到一条或几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干部们亲力亲为,久久为功,党的好作风才能长期保持,并必将产生最佳的社会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践行十九大报告,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党群干群鱼水关系巩固深化,这也是各级组织和部门单位义不容辞的重任。一方面,部门单位要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并全力支持干部职工下基层一线,研究解决下基层干部反映上来的各种问题,以部门作为推动城乡社会面貌的极大改善;另一方面,党委组织部门要建立长效机制,对部门单位下基层实绩进行考核,督促部门更加务实,同时在提拔干部时,要以下基层时间、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和依据,全力调动干部下基层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基层一线识人、选人、用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并以干部选任为导向,把好关系维系长期维系、把好风气长期传承下去。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杜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