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丁恒情:检查评比泛滥,如何才能守住初心?

发布时间:2017-12-11 08:53:17来源:湖北日报网

  “这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只好让乡里干部全部上阵。”临近年终,频繁的检查评比让东北某乡党委书记备感压力。检查评比是上级督促下级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评比防差堵漏、激发干劲,很有必要。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存在流于形式、可有可无的检查评比,这不仅加重基层负担,影响正常工作,还催生了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12月10日《人民日报》)

  检查的初衷,是为了查找问题、改进工作;评比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先进,调动积极性。因此,作为推进工作落实的一种手段,进行必要的考核检查和评比表彰,本来无可厚非。但这种手段一旦被滥用就会背离初衷,不但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成为一大阻力。尤其是对于基层而言,可有可无的检查评比,不仅加大了基层的负担,而且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报道里有两个细节。一是检查评比过多过滥,甚至重复交叉。治安、科普、消防、环卫,季度抽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往往前脚刚把这个检查组送走,那个评比团眼看着就来了。二是检查评比大多走马观花,时效性不强。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做表格、准备材料成为基层的头等大事,而上级检查往往走马观花,翻一下就完事了。基层单位为配合检查评比,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不仅加重基层负担,而且整天忙着迎来送往,还影响了正常工作。

  更为关键的是,检查评比泛滥,不仅严重背离初衷,还滋生了新问题。比如,基层为了应付检查,把上次迎接检查的材料修改拆装再加工,需要照片就摆拍一些,如此一来,还催生了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表面上看,基层造假是因为很多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差不多,只是督查督办的角度不一样造成的。而实质上却是检查评比太多给逼的。毕竟,检查评比结果涉及考核问责,一旦过多过滥,在高压之下,有的地方就难免务虚不务实了。

  想起此前媒体报道的一则新闻,说的是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于今年9月启动了全区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工作,各旗县抽出20人左右的检查组,对贫困旗县进行交叉检查。在半年时间内,这个旗除了要接受2次全区“大检”,还要接受专项审计、巡视、盟市抽查3次“小检”。正是由于检查评比次数过于频繁、操作与实际脱节、问责压力过大,扶贫检查在基层走了形、变了味。

  由此可见,考核检查和评比表彰并非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好,关键是要注重实效。因此,检查评比的项目和内容必须少而精,应该锁定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等大事要事。只有突出中心,把握重点,对检查评比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把可有可无的坚决取缔,把交叉重叠的予以合并,才能把基层从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基层才能集中精力做好具体工作,干实事、见实效才不至于沦为空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从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基层才能真正杜绝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才能守住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恒情

 

(作者:丁恒情  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