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推动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出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3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关口时期,“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点在实体经济。近年来,实体经济呈现出稳中蓄势、预期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深刻领悟实体经济强国的道理,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才能形成新动能。坚守实业,专注实业,把心思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才能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有效供给。对传统产业应从改造提升入手,分业施策,优化增量,促进实体经济向“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迈进,力争形成更多的中高端产业集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是智能制造,只有在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重点行业实现创新突破,才能在更高层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必须搭好各类创新驱动平台,才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瞄准智能制造这个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机器人+”“标准化+”,才能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品质。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需求侧管理为主转向供给侧管理为主,为社会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围绕优化“放管服”为实体经济解套输能。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统筹政策、资金和资源,激活社会资本流向。落实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进一步增强企业减负获得感,创造更优发展软环境。切实发挥财税杠杆的撬动作用,增强运用财税政策支持发展、引导发展的能力。完善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办法,根据企业综合评价,落实分类管理办法,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和印花税差别化补助,实行差别化用能、用电、用水和排污指标配置,兑现企业排污权指标差别化削减,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会产生驱动作用。蓝图已绘就,使命担在肩。振兴实体经济的目标必须盯住“绿色高端、世界领先”,把中国制造向占领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推进。这需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培育智能装备世界级企业,在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