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评论理论观察

新华网:把减负的主导权给基层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30日14:50 来源: 新华网

胡 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并针对困扰基层干部的多个问题给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

贯彻落实《通知》要求,靶心在基层,重点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只有了解基层、体谅基层、回应基层,发挥基层的主体性、主动性、主导性,在减什么、怎样减、减得怎么样等环节让基层积极参与,贴近基层实际,接受基层监督、强化基层检验,才能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要把减负的主导权给基层。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最了解负担重在哪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发生在哪儿;最清楚哪些会议不必开、哪些文件不必发、哪些表格不必填、哪些材料不必报、哪些检查考核不必搞;最明白哪些问责处理不规范、哪些容错纠错不到位。落实基层减负,既要自上而下高位推动,也要自下而上“反弹琵琶”。要把减负的焦点对准基层干部的“累点”,让减负的重点投向基层干部的“痛点”,真正把减负做到基层干部的心坎里。

要将减负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置于基层监督之下。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减负的过程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倾向。比如下发文件少了,但“工作提示”多了;召开会议少了,但“电话通知”多了;督查检查少了,但“专题调研”多了;考核评比少了,但“调度排位”多了;纸质记录少了,但“电子留痕”多了,等等。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基层干部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推动基层减负,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一些负担“改头换面换马甲”,减负过后“涛声依旧”。

负担到底减了没,基层说好才算数。基层干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终端”和“末梢”,既是各种不必要负担的承受者,又是减负的参与者,更是减负的监督者和检验者。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没有改观,基层干部最有评判权。各地各部门应健全基层评价机制,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呼声,多看看基层工作的成效,以此作为减负的“试金石”和“检票站”,切实防止基层减负中“雷声大雨点小” ,避免出现“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确保减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工作、轻装上阵干事业。

基层减负 【纠错】编辑:李双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