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疫情阻击战已经到了后半程,国内呈现出了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经济也展现出了巨大韧性和深厚潜力,让我们对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信心倍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稳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当前,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既是对“中央1号文件”中“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等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举措。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来袭,我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出台各种措施,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打牢基础,巩固和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数据显示:今年春播粮食种植意向面积9亿亩左右,冬小麦播种面积3.32亿亩,冬油菜面积9200多万亩,实现夏粮夏油丰收基础较好,为中国经济破浪前行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稳外贸”是合作共赢的根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有能力也有信心推动全球贸易增长,促进各国贸易的活跃度。当前,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中国外贸的强劲增长不仅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正因此,外资企业集体看到了中国所蕴藏的商机,纷纷将资金投到中国市场。据统计,今年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5家,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元,同比增长4%。同时,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已经与137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建立起了务实合作关系,不断推动国际贸易的繁荣。事实证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积极重大的推动作用。
“稳新经济”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现如今,数字经济发展的土壤在中国,因为有广袤的市场需求和庞大的人口红利,这些都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B2C商城,再到各种微商的C2C的卖家平台,真正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全地域、全年龄段、不同收入人士的需求。同时,更有5G技术作为强大的后盾,让数字经济发挥更加游刃有余。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扩大内需的“砝码”,更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发动机”。
“稳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最基础的支撑。近年来,我们看到党和国家适时调整就业政策,不断创新制度和举措,不只是单单稳定就业数量,更是将稳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以这个前提来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劳动力市场的容纳能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春节后,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动员难、组织难、购票难、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为企业复工和群众务工带来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通过包机、专列等多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可以顺利返岗,从根本上消除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复杂形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高质量、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推动全世界的繁荣,造福全人类。
(文/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