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评论理论动态

【地评线】荔枝网评:让垃圾分类新时尚蔚然成风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20:14 来源: 荔枝新闻

特约评论员/胡蔚

“总的来看,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在1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19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接近70%。其他地级以上城市也全面启动,广东、浙江、陕西等省份按规划在全省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居家防疫、自我保护已经成为大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同时,垃圾分类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从长远来看,垃圾分类不仅是疫情防控的现实需要,也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久之策,对于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也不是易事,既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和养成,也涉及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等基础保障。针对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有待拓宽、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设施存在短板、群众对垃圾分类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持之以恒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垃圾分类重在行为引导和习惯养成。垃圾分类的主要主体是群众,培养群众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自觉,关乎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宣传引导不能局限于垃圾分类本身,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导到群众的内心,向群众讲清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宣传带动作用,形成辐射扩散效应,提高全民垃圾分类知晓率,从而形成自觉的认知,担当共同的责任。

垃圾分类不能忽视农村的关键作用。垃圾分类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不能让农村成为垃圾分类的“空窗”。相较于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农村在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方面还比较薄弱,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欠缺,要考虑农村实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推广垃圾分类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农民学会和习惯垃圾分类,加快沼气池、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垃圾的科学处理效率,使之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农村提供更环保的肥料、燃料等生产生活资源。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的短板,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普及垃圾分类,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深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着力点,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环境为小康社会夯基固本。(胡蔚)


【责任编辑:郭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