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稳就业也是稳发展。疫情冲击带来就业压力增长,但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进程加速,新业态带来的新岗位、新机遇,为就业注入一池“活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规模继续扩大。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下的就业危机亦是如此,“危”和“机”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克服了“危”即是“机”,失去了“机”就是“危”。当前,如何在疫情之“危”中抓住新业态、新岗位的发展之“机”,关键是紧盯产业变化,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变压力为动力,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注入就业“活水”就要拓展就业新空间、开辟就业新岗位。利用国内市场大的优势,推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在更多领域发展,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生物医药等健康产业,壮大新动能,释放巨大就业潜力。疫情期间,“宅经济”“云上经济”为经济寒冬送上一抹春光,空中课堂、远程办公、远程会议、线上零售、“云游博物馆”等,让“云上的日子”格外丰富,也让便民服务新业态带动扩大就业。随着无接触服务需求增加,美团的“春归计划”向全国提供逾20万个工作岗位;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通过饿了么招募逾14.2万名骑手,还针对贫困县定向招募2万名骑手,并提供了面点师、送餐员等约10万个服务业新岗位。
新业态带来了新岗位,也带来了新载体和新平台,人才招聘不再依赖“面对面”的集中形式,不再囿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迎来更广阔的天地。防疫期间支付宝上新增了25万小程序,带动75万个小程序开发和运营岗位,包涵求职类小程序,已有164万人通过支付宝实现灵活就业,其中90%为疫情中受损最严重的服务业岗位,此外也不乏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岗位需要新技能,就业技能就是机遇面前的最强“利器”。充分释放“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巨大潜力和动能,实现疫情防控与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不误、双促进。3月下旬以来,人社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面向企业返岗待岗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两后生”、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着眼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循环农业、智慧农业、智能建筑、智慧城市建设等新产业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职业新技能线上培训。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不容错过,要牢牢把握机遇,化危为机,增强有效化解挑战的能力,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和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