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夺新村崭新的房屋。新华网 李昀瞔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恒情
为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巩固搬迁成果和扶贫成效,近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全州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18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确保易地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转变。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千万贫困群众告别恶劣生存环境,迎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安居梦”逐渐成为现实。但搬得出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让贫困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必须努力在“帮得好”上下足绣花功夫,坚决防止边搬迁边返贫现象发生,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的问题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致富之源。对搬迁群众来讲,从山里搬进城镇社区的新楼房,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往往面临着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就业困难等窘境。此时,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生计问题,确保有一份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要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在前头,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让搬迁群众有意愿、有机会走出家门,切实把就业“饭碗”稳稳端在手中,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提高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关键就是要搞好产业发展。然而,一些集中安置点,扶贫产业项目布点比较薄弱,发展规模比较小,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贫困户。这就需要精准对接群众,紧扣“优势”做文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更好地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
“非干,无以为进,无以为胜。”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后续帮扶直接关系着搬迁群众能否真脱贫、不返贫,关系着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如果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就会影响易地搬迁决策部署落实,损害搬迁群众切身利益,更透支党和政府形象。党员干部要自觉剔除急功近利之心,主动摒弃徘徊犹豫之意,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替民排忧、为民解难,把工作做到搬迁群众心里去,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用干部“脱皮”换取群众脱贫。同时,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那些怕担事、不作为,踢皮球、绕着走的党员干部,从严追责问责,以好作风锻造好队伍,帮助搬迁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加速向前,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