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调研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大家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复杂严峻,一方面,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多重因素叠加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指数明显上升。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必须多管齐下、同向发力。
扛起责任。北京推出“京8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力争年底实现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河北针对高校毕业生增设三类岗位,其中临时公益性岗位5000个,公办幼儿园幼教岗位招用不少于1万人;云南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4.28万个事业单位工作岗位,专项招聘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各地各部门主动工作,出台了一大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好措施好办法。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的实施,就业压力会极大缓解。
形成合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面对困难,高校、地方、企业多方集聚众智、凝聚合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努力优化就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今年,国家增加招募5000名特岗教师、总招募规模达10.5万人,“三支一扶”项目扩招至3.2万人;央企国企打头阵率先扩招,基层岗位、升学、入伍、见习规模全部扩大;网络招聘、视频直播,行业专场、地方专场,各类模式纷纷亮相;老师们线上答疑解惑,免费就业指导课程随时听……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合力正在形成,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携起手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取得更大成效。
自身过硬。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求职创业的主体,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努力、就业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某种程度来讲,决定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关键是自身能力素质。大学毕业生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符,同时兼顾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上升空间大的单位、岗位,这无可厚非,但作为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新人”,毕业生在工作经历、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注重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升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找到更为理想的就业创业机会做好准备。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端连着毕业生前途命运、家庭幸福,一端连着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抓好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们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