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的村口,有一块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与余村的“绿色情缘”。
那是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调研。听到余村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开始搞生态旅游,打算让村民借景生财时,习近平十分高兴,他表示,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并在这里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提出,为余村人吃下了定心丸、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1980年代的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4月24日,游客在整修一新的余村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对村民说,余村现在已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他看好这里的发展后劲和潜力。余村要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芝麻开花节节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
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2015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一中央文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2017年,“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六项重要原则之一,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由于历史上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经过三代人艰苦奋斗,塞罕坝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超过百万亩的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秋景。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深刻解读,这一理念在实践中日臻丰富完善,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体现了对群众诉求的关切和回应,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
——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否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这一理念的创造性就在于,它不是用排他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打开一条通道,指出了一种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
——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
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关键要转变思路,开拓新路,敢于打破旧观念,探索发展新模式,真正做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生产,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
长江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黄金主轴”。目前,湖北省正以系统性举措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重点工程,优化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水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着力打造一条全新的绿色生态廊道,筑牢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屏障”。图为无人机拍摄的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绿道。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生态成就历史性变革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从三江源到毛乌素沙地,从东北林区到云南洱海,一个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故事,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汇聚成美丽中国的动人景致。
在森林覆盖率上,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约8%提高到目前的22.96%,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在水体治理上,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不断提升,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下降,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
在大气治理上,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污染天数下降81%。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后,英国政府付出了30年左右的时间,才摘掉了伦敦“雾都”的帽子;1943年美国洛杉矶雾霾大爆发,直到64年后的2007年洛杉矶空气才达到清洁标准;上世纪60年代因“四日市公害”事件日本开始治理空气中的硫氧化物,从1975年的50微克/立方米减少到2010年的21微克/立方米,前后用了35年时间……
无论是与自己比,还是与其他国家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生态治理的重视程度之高、治理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很难找到先例。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吸引着世界目光,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将来自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决议案。3年后,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认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世界意义。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图为2020年5月23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西花市南里东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咬定青山不放松
1972年,美国环保运动的先驱组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给西方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40年后,《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乔根·兰德斯,在持续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罗马俱乐部最新权威报告——《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报告延续其一贯的悲观主义判断,唯独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前景抱以乐观期待。
兰德斯给出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对中国政府生态治理和宏观调控能力充满信心,“资本主义的短视,已经无法做出保障长期利益的明智决策,而中国多年来实行的五年规划以及绿色转型能够以系统性的方式,将中国建设成为符合其长期目标的国家”。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 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可否认,当前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瓶颈愈发凸显。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以“咬紧牙关、爬坡过坎”的坚强意志、以“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坚决行动,方能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今年3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吉林考察和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传递了绝不能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强烈信号。
★★★
总书记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这一光辉论断,激励中国人民坚定前行。
只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就一定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