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布置给深圳城市治理出的一道题。”深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社会学副教授龚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回答好这道题?龚建华说,答案可以从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寻找,就是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治理现代化的基调色彩就是科学化。科学化的前置要求就是城市治理必须遵循科学理念,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进行;科学化的路径依赖就是城市治理对于科学技术的拥抱,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等现代科技要更快更好地应用于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营建,还是城市管理、城市病的解决等一系列城市治理挑战;科学化的制度设计则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性保障。
“前置要求+路径依赖+制度设计,城市治理的科学化带来的就是总书记提出的‘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龚建华表示。
法治化则是城市治理的背景色,依法治市是深圳迈向“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由之路。深圳这座中国最讲规则之城“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龚建华说,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即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快提升法治能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第一责任人,针对既往基层流布的“摆平就是水平”工作理念进行法治思维的系统性涤荡,建设法治政府进而引导法治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全社会需要养成法治信仰,从单个的城市人到分散的城市社会进而发展到整个城市,法治都应当成为我们最为珍贵的价值追求。
“民主化是我们城市治理的绚烂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是城市善治的最佳表现。”龚建华说,作为有着40年历史的移民城市,深圳的基层社会组成了一个个“衣帽间式的共同体”——欣赏歌剧表演时我们似乎经历了一番共情、达成了短暂的共识,穿上外套走出门外,我们又是一个个相互陌生的城市他者。
如何从这种“衣帽间式的共同体”发展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龚建华认为,城市治理的民主化是最佳选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城市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这座城市的人民满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应当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引导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进而共同享有美好的城市生活。
龚建华总结说,科学、法治、民主,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三原色相互交融,相互补色,必将使得深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来越色彩缤纷、光彩夺目,也一定会为世界城市治理提供了一抹中国色系。新时代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为特区新一轮发展吹响了号角,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身份在世界城市竞技舞台中,经由治理现代化的破局之道,定能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