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石玉明曾经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的油茶加工户,靠加工油茶成为当地比较富裕的农户。但一场大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且因为治病,自家的茶厂停摆,失去了生活来源,成为“贫困户”。如今,同样是茶叶加工产业,因为有了扶贫政策的支撑和企业的对口帮扶,石玉明提振了信心,重新创业并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每年茶叶加工收入10多万元。
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是扶贫工作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许多贫困山区正是依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发扶贫产业,取得了非常好的脱贫成效。其中,种植茶叶就是非常好的选项。开发茶叶产业,用好扶贫政策,很多茶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石玉明利用茶叶产业,为自己打造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畅行之路”,而其所在的同乐村,通过茶叶生产,为村民建造了一座共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如今,同乐乡有茶园5000多亩,茶业加工厂50多家,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313户贫困户1342人脱贫摘帽。这其中离不开村民们的奋斗精神,更离不开暖心的好政策和好帮扶。
油茶飘香帮致富,政策暖心助扶贫。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是脱贫的关键因素。通过发展创新产业,让部分农户获得创收,激发内生脱贫意愿,扶贫才能开流活源。而茶叶产业具有运输便利、适合山区种植、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山区的扶贫产业。许多贫困山区群众,通过做强做大茶叶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经济效应与生态保护并行的脱贫路子。
重新创业的鼓励、销售渠道的畅通、生产用电的优惠、茶叶工厂的搬迁,都有帮扶干部忙碌的身影,也受益于扶贫政策的倾力引领。茶叶脱贫,见证着村民生活的变迁,是具有神奇色彩的时代剪影,同时也为中国伟大的脱贫攻坚战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