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评论理论动态

【地评线】东湖评论:高校当读懂“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1日23:07 来源: 荆楚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生课堂、深入大学校园、深入老教师、深入师生员工,发表了极具针对性和战略思维、历史思维与底线思维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三个重视:党中央对大学教育和高校教师的重视、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对广大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重视。通过反复学习思考、理解消化,总书记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给我们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是中国教育怎么办?大学要始终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等“三个坚持”,要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二是中国大学怎么办?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他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三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怎么办?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立足全局和大变局,回答中国新问题和“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四是高校教师怎么为?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五是广大青年怎么学?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平易近人、情真意切、很接地气,深谋远虑、把航定向、令人鼓舞,殷殷嘱托、敦敦教诲、催人奋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目标,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政治教育“金课”,给与学生更多关心关爱,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培养,激发学生爱学习、善观察、踏实地、长本事。

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为标准,加强精准培育和有力服务,不断强化“仁而爱人”教育理念和攻坚克难意识,涵育优秀师德师风,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争做大先生,贡献一流业绩。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一流、科学研究一流、社会服务一流、文化建设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为主线,紧扣“时代之题”和中国特色,在阐释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传播中国智慧上,探新知、创新法、闯新路、建新功,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国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