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在育人方面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也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新时代思政教育,要充分挖掘体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体育文化也是如此。进入新时代,体育文化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奥林匹克精神的宗旨就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的生活方式。”我国古代教育就把体育与德育、教育、美育联系在一起,寓教于体。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明确地把体育事业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强调发挥体育文化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体育人文思想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它决定着体育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科学、健康的体育思想能积极促进体育的精神文化沿着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崇尚科学、创新、健康、公平竞争”的理念。
体育精神价值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主要表现在个人和团队两个方面。从个人层面而言,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观看,培养坚强不屈、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提升爱国主义情怀。从团队层面而言,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团队型运动,都能催生出一种团结奋进、互帮互助的集体荣誉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发展中华文明、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根基和不竭动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下,西方体育文化对大中小学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运动开展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在强调竞技性同时,西方体育文化以利益原则为导向、以个人价值为基准、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功利性特征也影响大中小学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则以儒家礼教为根基,重视道德,鄙视利益的获取,重视群体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强调个人价值服从于群体观念,中华体育文化哲学是传统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孕育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着重于强调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应将中华体育文化哲学理念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
中华体育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伦理和哲学精髓,对提高大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勤(武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