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的科学构建攸关国计民生、文明基础与历史主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度重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与科学理念、方法原则的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位与优先序更为凸显。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链接与战略深入,也正深刻演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彰显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理念、方法论与战略坚持的全面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坚持问题导向,以“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辩证破解现代化的发展难局与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直面难局、破解难题的光辉典范;直面问题、化解难题、推动进阶的矛盾运动方法论,坚定走向新发展理念之辩证践行,实质性推进新发展格局之战略构建。其一,进一步统一目标导向与问题意识,直面现代化的发展与安全的二难困境。现代化是人类的重要目标、且以自然与人间的充分变革为前提,但由此引发发展与安全的系列矛盾、此二难困境当下尤甚。世界史的现代化进程以来、自然的律动之下,各种速度与激情的狂飙引发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各种安全风险纷至沓来、发展愿景遭遇发展瓶颈,发展与安全的二难困境空前凸显;新世纪前后,全球化进程频繁遭遇严峻挑战,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零和博弈”泛起,原有的发展链遇阻、安全值有降。其二,进一步统一发展与安全、兼修内外以破解。应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笃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直面难局的理性破解:在经济社会高水平安全中寻求科学理性的高质量发展、在科学理性的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安全,并依此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响应“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时代号召,在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节奏中辩证破解发展与安全的矛盾;创新运用“里应外合”“内外有分”的古老智慧与辩证方法论,让新时代的国内循环“内因”落实为新格局构建的根据与主力、让新时代的国际循环“外因”展现为新格局构建的条件与动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两种力量、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贯通协同、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经济格局、建成新的伟业的经济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彻底超越“发展逆流”与“传统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守正创新的伟大壮举。“坚持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方法论原则,积极体现着新发展理念的核心首义,辩证规定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走向,推动完成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一,以坚守发展正道战胜倒行逆施,寻求新时代的发展理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发展”仍是坚持在宇宙演化与文明前行中的不朽主题,美好诉求及其发展实践仍是人类文明的唯一正确选择,新的发展格局的中国构建成为迈向高质量发展、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课题。其二,以“高质量发展”扬弃“传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于当代经济社会历史境遇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形塑并巩固了“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它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辩证统一,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应答与理性应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追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因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代及未来世界格局中的理性、活跃与正义的力量,是对“粗放式”“破坏式”“西方式”等传统发展的辩证扬弃与果决超越,它顺应了人类文明的新回归与历史性的升级趋向、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其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坚持自信自立,着力以国内循环加快构建内生协调的国家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自信自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理方法、落地内生协调的自组织发展理念,着重打造居主体地位、起主要作用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其一,立足本国特色优势,以高度自信构建盛况空前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立足当代中国政党优势与制度优势,统一谋划、顶层设计面向未来的国民经济体系;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理性调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基于我国既有产业体系与经济体系,打造新经济的时空循环;凭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时代合力,构建最大体量、优质高效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其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破立并举建成内生协调的举国循环大市场。直击国内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以不断立新破旧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以“内生”之立解决“不充分”问题,不断优化新时代供需关系,扩大优质、绿色、有效消费,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产业的巨系统打造,实现新需求与新供给的良性循环;以“协调”之立解决“不平衡”问题,构建区域、领域、行业、层级等方面的新型经济关系,塑造新城乡、各地区、功能区、示范区、产业链的新协作与新共赢,致力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创造与共同富裕。积极畅通生产各环节、全周期,不断消除“两头在外”“中间受气”“难以为继”等被动局面;不断优化、释放经济全要素,实现资本、土地、人才、技术、数据等的高效聚合与合理共享,不断破除“堵点”“卡点”“断点”“灰区”“盲区”“脆弱区”“黑障区”。进一步整合微循环、小循环、区域循环、行业循环,构建内生协调、应对变局且迎接未来的举国循环大市场。
坚持胸怀天下,以国际循环构建中国高水平高质量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国际大循环构建中,当代中国高度重视高水平、高质量开放的战略坚持与其方法、情怀的深远融合。一方面,努力在高水平开放中提升当代中国的经济质量与经济格局。大千世界永续联动的本性与惯性、全球经济成为国家地域经济的系统环境与合理交融、基于天然与人工的现代经济边界(如基于光、风、水、气和物联网、区块链的经济边界)自带模糊性与外展性、“割制”“围堵”的教训异常惨烈,等等,都使当代中国坚定在开放格局中。迈向高水平开放中的中国经济,进一步打通吸纳与外展两大向度的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其面向世界的规制、资本、人才、技术、商品、品牌,高效盘活货物、服务、虚拟、数字等多形态国际贸易,积极推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低能耗的中国经济国际循环。另一方面,努力在高水平高质量开放中贡献现代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铭记增进人类福祉的神圣使命,不断贡献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秀文化、深度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协作、倡导并引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升级、有序展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当代中国做大做优国际市场,世界人民因此对中国充满新期待,全球经济持续见证中国智慧、中国活力、中国质量与中国境界。面向全球的贡献提升与自我提升的循环互动中,“胸怀天下”的中国现代经济赢取新格局,人类文明展露新希望。
坚持系统观念,以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与系统方法论不断推进双循环的系统性进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进一步相互促进,是一项空前复杂、艰巨的动态系统工程;新发展理念,恰是这项空前系统工程的首要驱动、内在关联、安全模式、进化环境、价值归宿的科学理念系统;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坚持,正在不断践行这一肩负历史使命的系统理念与系统方法论。一是坚持创新第一驱动。系统的应变之变是其进化的前提,大变局时代的全面创新应对体系,特别是其专精特新科技向着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转化,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动因。二是打造内生协调主战道。当代中国经济是一个空前复杂的自组织超系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着力,就是不断优化其内在要素、层理、环节、力量间的协同效应与高序结构。三是践行普遍绿色模式。系统性进化,须防范化解各种破坏力、过度震荡与不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真谛,就是人民美好诉求与自然、历史关系函数的全面破解及其和谐共生的天长地久。四是营造开放共进的良善环境。开放环境是任一系统存续与进化的必备条件,高水平安全与高水平开放,已是中国经济做大做强做优的高度自觉。五是实现人民共享的根本价值。双循环成果的大众共享,体现新经济系统的人本价值与功能实效、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基础与崇高价值的循环有续。“坚持系统观念”,统一先进理念与现代方法,统筹新与稳、兼修内与外、念念不忘人民利益的源头与归宿,引领新发展格局构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进化。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至上的统一,以双循环致力于党坚强领导下的人民共建共享。党坚强领导的双循环就是人民共建共享的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党坚强领导下人民共建共享的双循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法与战略实质。其一,党的全面坚强领导是人民共建共享双循环的根本保障与首要前提。坚持和加强党在双循环中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正确方向、凝心聚力,才能确保内外循环中的中国经济不迷路、不走样,才能确保新发展格局的人民底色与人民情怀、确保人民大众的共建引领与共享实现。其二,人民大众的共建共享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根本理念与方法论归宿。一方面,坚持人民大众是双循环的真正构建者。人民大众是双循环的全部经济财富的创造者,人民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创造与贡献是构建双循环进而推进历史的决定力量。另一方面,确保人民大众是双循环成果的共享者。人民大众真正共享其共建成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优势、构成双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正是在国内国际循环的不断构建中,党的领导力、执政力、价值实现全面提升,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新创造与新福祉不断涌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至上合一,体现双循环的终极理念与新征程改革的方法论原则的高度统一、体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初衷与我党初心使命的内在统一。
注:本文系2024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重点研究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想方法引领强国复兴伟业研究”成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严小成(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