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边缘
发布时间: 2008-01-06 10:59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城市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与乡村渐行渐远,在城市中无根漂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正日益加剧他们的“底层化意识”。(新浪新闻中心)在城市中,他们没有自己的归宿,远离那份渴望的亲情,也不再拥有熟悉的乡土社会中应有的尊重和温情。也许,他们正无时不刻在牵挂着故乡的泥土,那苦寒地段的家。但是对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期望,使他们继续在他们原本陌生的他乡游荡。也许,他们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但至少他们并不孤独。
他们并不孤独,因为在每一个城市,同样有许多的城里人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相对农村人,他们或许穿上了城里人的外衣,但这些人却更无奈、更加缺乏归依。至少,农村人还有一个遥远的、可以归依的家。于是这些边缘化的人们一道组成一个更大的群体,共同徘徊、共同失落在城市的边缘,成为“城市边缘人”。
不得不承认,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变迁的时代。财富的增长、科技的进步、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些也许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进步,但这一切,对城市边缘人来说,又能意味着什么?挥金如土的工程、连年高速增长的税收、庞大的外汇储备,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物。他们所在意的也许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馒头、一碗不多不少的红烧肉,他们所梦想的也许不过在这个过于放纵竞争的国度有一个小小的家。然而,这一个不算奢侈的梦现在似乎已有点奢侈。
世界的每一个城市,都或多或少有这样一个群落。但如果更多的人也要加入、或声称要加入这个群体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让人反思。在福利化国家大行其道的当代、在中国经济实力进入世界前三强的今天,对不断扩大的边缘化,社会应该做的是什么?
和谐社会的理念、更加关注民生思想的提出,在理论上毫无疑问代表了一种良好的政治意愿。但再好的意愿或再多的口号也不能承载民众最为关注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的长期重压。众多积压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的是一种政治意愿,更多的取决于政府的价值取向:维护既得者的利益、经济发展至上还是民众利益优先。边缘化人群的聚集,在当前体制和环境下也只有更为公平和正义的制度,才能不断得到弱化或削减。但愿,城市的边缘,不再有太多的人。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碧峰
(本文来源: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