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杂文

更多

也说“职业官僚”

发布时间: 2008-11-23 08:58   来源:    进入电子报

  中国新闻网转载《中国新闻周刊》发表的一篇钟鼓文,题为:《父母官、公仆还是职业官僚?》闻如晨钟暮鼓,回音不绝于耳!然转念一想,这还用问吗,“职业官僚”咋不能干呢?
  “官僚”一词,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官员,官吏”,而“官员”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又进一步解释是“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如外交官。而“吏”者,指“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二者泛指从业为官者。
  “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多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特征是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贪图舒适,满足现状,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独断专行等等;其中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也即毛主席斥之的“党八股”。
  很显然,“官僚”一词,并不等于“官僚主义”。同样,“职业官僚”,更不等同于“职业官僚主义”。《现代汉语词典》权威解释,“官僚”一词,就无贬意。文史专家杨松涛疏正:为官是司执政,旧时朝廷只任命到官,而“僚”系官之附属,也即“幕僚”,人前人后为官出主意。还包括等级低的小官 “吏”,这些吏僚多由官来聘任,薪水也从官俸中拨出。三者统为政务,以从政为业(此与今日各单位改革推行之竞争上岗不谋而合,上面任命了局长,下面就由局长来聘任了。所不同是,现在下面的小官——处科长及办事员的薪水不是从局长口袋里掏出的)。
  本文现论及的就是“职业官僚”,即“以做官为职业”到底对不对?能不能为之?
  有网友说,封建社会的文人,以做官为事业,是典型的职业官僚。读一些文人诗词文章,处处体现这是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一生中如有才华而没做官,或没做大官,就是人生的败笔。这不叫迂腐,跟今天官员比,那叫敬业!
  呵呵,这位网友似乎喜欢喝辣。不过,读史可见,大凡旧时隐士名贤,并非不愿做官,大多屡试不第,怀才不遇。故尔“阿Q”一番,避于竹林,专攻六艺,研发阮乐,还美其名曰“兰亭雅集”。 另虽经史不通,但却通晓生意经者,“下海”经商,殷实之后,也不忘捐顶花翎,以遂为官宿愿。
  即使在暖暖困困春色无垠中吟哼“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似超凡脱俗的诸葛孔明,也最终经不住“三顾茅庐”的诱惑,褪去布衣,不再躬耕,去做了蜀相,还留传《出师表》畅叙心中为官之一腔鸿图大志。
  封建官僚,官场上很多人是一夜成名,即一场科举,乡村里的小瘪三转眼间就可变为达官贵人。所以,大学问家任继愈老先生日前在接受央视《大家》节目主持人曲向东就教育专题访谈时,直言不讳道:“科举最根本的是鼓励自学成材,不拘一格,只要你达到标准,即可为之。所以我肯定它。”此言一出,令小曲倍感新鲜,节目也有了看点。
  做官,可谓从有文明史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国人公认的“人生四喜”中,做官,是最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呵!一旦“金榜题名”,进城做官之时,还举行隆重的骑马花游仪式,轰动乡里,光宗耀祖,谓之“走马上任”,影响至今。君不见,今时每逢官员被“双规、双开”,媒体不是纷纷报道、众口一词“落马”吗?
  再说,“父母官”不就明说了是“官”嘛!为啥把官叫“父母”?是旧社会呵,封建时代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看,一生睡在身旁的人,都要由别人(在婚姻大事上,父母也是“别人”呵)来决定,这就是“封建”呵(所以“五四”运动“反封建”口号深得人心,所以那时不少逃婚的出来闹革命了)。久而久之,由家及外,百姓许多事不会自己做主了、也不敢自己做主呵!再说旧时很少有人“行万里路”,所以把家门口看到的地方官尊称为“父母官”,眼巴巴指望“父母官”能“爱民如子”,为自个儿“谋幸福”。可官老爷并不领情,还要叫“州牧、县牧”,直把群众当阿斗,还当可驱使逗弄的动物,是可忍?孰不可忍?难怪兰州市委书记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决策者说》栏目采访时就说:“我不喜欢‘父母官’这个说法。少数以‘父母官’自居的干部,尽管嘴上不离亲民爱民,但往往内心深处并不会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
  幸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了中国最大的官——“大总统”,他强调民生、民权,倡导“以人为本”,要为官者做百姓大众仆人,谓之“公仆”,何等亲民、尊民、敬民呵。而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为官者更不能称为官,那是旧社会的东东。破旧立新,叫“干部”、“勤务员”。毛泽东谆谆教导各级官员说:“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并亲自为我党全国官员竖起了一个好县官典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兰考治沙的泡桐,也就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考察我党干部、为官者的原点和标尺。
  笔者大学毕业分至人事局任免奖惩科上班,所司便是办理官员任命与监察。虽然只是办办手续,抄抄档案(彼时复印机未大举传入国门,也不懂自主研发),发发批文,但看政府市县区各级干部(彼时决不称官),多均从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干起,或从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提拔,一步一个脚印踩过来,一层一阶楼梯爬上来,坐飞机的少数3级跳运动员,即便上了天,也难免摔回去。
  如今,和国际接轨,又叫“公务员”了。但是,社会称谓在大改变。大浪淘沙后,“老板”、“小姐”成为经受考验、存于今世最时髦的称谓。私下里,大家把单位里说话算数,能花钱、发钱、拨弄人的当官一把手,也叫“我们老板”了。再则是只称姓而去掉名,接上官位:叫“某局、某总、某处、某大(特指警察官衔)、某科,等等;即便离退休后,还能从称谓中听出你的官味儿来——“老头子”,多指曾任一定高官位者,似像彼时主席台上只落“首长”两字一般,仍有避讳姓名的特权; “某老”,姓后加老,则多谓县局级官员;而“老某”,老后加姓,就是处科级小官,可混同一般老百姓了。
  也许是“公仆”、“干部”、“勤务员” 、“公务员”太含蓄、太酸气了,“老板”也太俗气、太邪气了,不能登大雅之堂。再也许是这些名号的人说话口气大了,“冒号”多了,太“官气”了;总而言之,老百姓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如叫起、说起 “当官的”准确、顺口、习惯呵; “某某部门官员发布新闻”也很是庄严、正规、隆重呵。再说,如今“职业经理人”都成时尚了,怎么不能有“职业官僚”? 做得不好,可以“民告官”呵,还有报道说“官告官”,多新鲜呵!
  很显然,叫“官”没错,就连当下最前卫、走在科技最前沿的IT行业,他们的CEO不就叫“首席执行官”么?港澳特首的正式名称也叫“特区行政长官”,竞选、竞任、连任“长官”有错吗?只要你的“意志”没错!还有最常见的法官,不就是“职业官僚”吗?旧时衙门判案敲惊堂木,如今俺法官学洋人敲小槌儿,可不是异曲同工?
  所以,当“职业官僚”没错。百姓们一定会说,只要你不是专营溜须拍马,专门高高在上,专为混迹官场,专乱花纳税人的钱;为官之时,走进富丽堂皇的政府大门,坐在豪华气派的办公室里,不是尸位素餐,打官腔,做官文,说官话,说谎话,三分话,违心话,举庸毫不避亲,唯才毫不是举,专谋人不谋事,阳奉阴违,推三阻四,欺上瞒下,专横跋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是官迷心窍,出公差顺游世界名胜,烧香拜佛,整天思求官运亨通,钻营官场、官位,打造官邸、官车,缔结官亲、官网,盘算选票、官票,攻读厚黑学,揣摩马屁经;也不是财迷心窍,循私舞弊,贪赃枉法,官商勾结,官倒官赌,做“红顶商人”;更不是鬼迷心窍,行贿、受贿、索贿,官官相护,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赊官,共用情妇,当黑保护伞,参黑煤股,挪救命钱,吃空饷饭……甚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只能反成“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贪官污吏,铸成千古大错。
  曾任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集多种官位于一身的陈毅元帅,1954年参加七届四中全会后写了《感事抒怀》组诗,其中最有名的《七古·手莫伸》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历鉴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要做共产党的“职业官僚”,人请吃糖时,就得睁大眼睛:剥开糖衣后,里面是子弹还是炮弹,留心它乘你不备,溜入你的口,攻入你的胃,去捣你的蛋,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洗漱过后,从架上拿下SK“吐”(Ⅱ)时,更最好化验一下原料是否混入不良物,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防被假冒名牌的那妆伤害了肤,被那香熏晕了头。要像“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的“好八连”那样,拒腐蚀,永不沾,决不在甜甜糖弹前打败仗,决不被靡靡香风所忽悠。拔出你的亮剑,显出你的英色,一、二、三,刺!杀!要想共产党的“职业官僚”们“和平演变”?没门儿!
  倘若你一不留神,就会自食后果。被市民指戳、挖“武龙洞”的“砍树王”,当年南京市最大的官,不是“落马”被“双开”判死缓了吗?媒体纷纷报道,中纪委近日也派出“钦差大臣”“空降”各地,将垂直领导各省市纪委,必将为管好官,用好印,掌好权,让“职业官僚”不入偏门,修成正果,提供制度保证。而高薪、稳薪养廉方式的探讨和运行,又从物质上为出好官、灭坏官提供了有力担保。
  一句话,当“职业官僚”没错。只要你不做老百姓切齿痛恨、遗臭万年的昏官、赃官、贪官、黑官,能够为官一生,明镜高悬,洞察秋毫,敢说真话,敢说实话,听得进逆耳话,分得清马屁话,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哪怕人家称送你一方练毛笔字的小小砚台,请您笑纳,也能像海青天、南包公那样,火眼金睛,一下识破那斯,原来是可呵气成墨、神奇无比,价值连城的端砚贡品,宁被罢官摘帽,仍死心塌地,直言进谏,刚直不阿,惩恶扬善,不辱钦差使命;像北宋大臣范仲淹理想远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南宋刑部郎官文天祥铁骨铮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今朝像朱镕基那样当总理的大官,也能浓眉一竖,为国为民,义无反顾:“哪怕前面是‘地雷阵’,我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呵,当“职业官僚”没错。只要你为官正直,从己做起,廉洁奉公,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亲民爱民。并非要上街与陌生人拥抱,更无需每天抱3次增进健康和亲情,只要把自己的真心放进老百姓的手心,只要给老百姓送去点滴的温暖,就能赢得老百姓的涌泉相报。像孙中山“大总统”那样,向全体国民说白、并牢记“自己是四万万人(当时全国的人口)的公仆”,而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批评的那样,变成“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常翻翻最新报道公开的“领导干部应该认真读读毛泽东的家庭经济收支账”;像黑脸包公“铁面无私”,像最近醒目的新闻“300地厅领导干部调查:腐败是社会和谐的大敌”那样,恍然大悟,明白正如一位管宣传的城市书记细析“和谐”二字拆分开来,就是要老百姓有口就有饭(禾,稻谷)吃,有话(言)皆能痛快地说。这样就能明确肩负重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造福桑梓。
  其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早就阐述过“和谐社会”的真谛,提出过“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业的方针。儿时笔者翻过本连环画,描画说主席小时就带头给同学“送温暖”,把家里的米饭馒头带给吃不上饭的同学。慈母察觉爱儿饭量陡增,问究原委赞许有加。因看书的彼时,正逢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笔者和小同学们也吃不饱。早晨上学,笔者与一个母亲在食堂上班的同学,两人才分到一只小馒头,深知饿肚滋味,所以对此十分景仰。也从小懂得了毛主席深知吃饭为“和谐社会”头等大事,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把粮食安全作为稳定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提醒国人要“深挖洞,广积粮”。
  再说毛泽东小时之所以有条件“送温暖”,是因家境富而有余。虽解放后“划成份”,算土地,按政策,他家成份应是“富农”。但当地父母官为拍马屁,将之改为“中农”。后来披露主席纠正道:“要事(实,湖南话别人分不大清)事求是嘛”。足见主席大人大量,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事事求是”也足见“共产党最讲认真”的良好作风。
  提及“划成份”,此地还不得不多说几句。因为在上世纪中叶的30年间,“划成份”与每个人性命攸关,与为官者更是举足轻重。倘若被划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就被叫做“四类分子”。后又加上“右(派)”,变成“五类分子”。虽然说是“有成份论,但不唯成份论”,但在实际生活中,“成份”轻则影响升学、高考、就业、参军(提干和当官就更没得想了),重则连生活也要被“管制”,夏天也得“戴帽”,还株连后代,谓之“黑五类”。这段尘封的往事,早已淡出人们脑海,只是偶见在超市架上来自广西 “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装袋,触动起人们的神经。虽然此烙有绿色食品印记的“无公害食品”——黑豆、黑枣儿、黑糯米、黑芝麻、黑荞麦,被称为“黑五类”无可厚非,但其惊人巧合,让人不得不感叹广告公司的创意和工商部门的审夺。回头想想看,那彼时彼地县乡政府官员再弱智,也不敢,也不忍心把韶山冲那勤劳致富、对乡亲们充满爱心的毛家划为“富农”呵。
  上次在金陵饭店,笔者邂逅被史传为“成份论”和“血统论”的始作佣者、彼时(40年前)曾任“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联动”,俗称“黑字兵”,以其在红袖章上印有三个黑字“红卫兵”而得名。成员多为新八旗弟子,后因过于骄傲,动手动脚,损害公物,殃及无辜而被取缔)”司令官的他,此时,除眼角时仍闪现些许英气之外,已似变为不思行动,静若处子,顶微谢、腰微弯、话不多的谦谦学者,且已改名,衔为著名博物馆政治领导。想不到当年“破四旧”的急先锋,如今聊起文物南迁,也是感慨欷嘘。至于“成份论”,彼此只字未提。还是老红军之子,“成份”好得没得说的另一博物院领导告知:“其实那个‘成份论’和‘血统论’与之风马牛不相及。” 这也算了却一桩公案。
  对于让全国民众都能畅所欲言,毛主席更有精彩的论述:“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他老人家是诚心诚意希望我们的干部队伍,新时代的“职业官僚”们,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呵。他还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以呵,当“职业官僚” 没错。进入新世纪,只要你为官牢记“硬道理”,不忘“三代表”,落实“发展观”;而不是“官不大,僚不小”,那你哪怕只是“七品芝麻官”,哪怕其貌不扬,落有残疾,背有黑锅,平时喜欢喝点“红红的高粱”小酒儿,做一回“见了皇帝不磕头”的白日梦,三两下肚,手拿红红高脚的酒杯,恍执红红冒烟的火炬:起来,起来——挣脱那人身依附的枷锁,把它打个落花流水!云里雾里,昂首挺胸地、有尊严地活一会儿——那也正如宽宏大量的我们党的最大政府官员、“父母官”、最大的“公仆”、“干部”和“勤务员”——新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所言,属“小节无害”嘛;刘主席曾为我们党的官员和全党干部同志专门写作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实是求是,苦口冰心,论人情人伦人本人缘,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至理名言,使百姓们至今记忆犹新,肃然起敬。
  所以呵,当“职业官僚” 没错。百姓们向来崇尚传统中国哲学为人宽厚之道:“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皆可养德,也能远害”;“思之诚,人之道也”。虽有媒体报道:“有专家称‘不信任正全面充斥着中国人的生活’”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诚对人,宽以待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仍是我们民族文化褒扬、宣扬、弘扬的美德。因此,对你是不是看重一点级别,计较一点座次,讲究一点排场,啥出差接待铺张一点,差旅费标准高了一点,在豪华宾馆开会习惯了一点,就餐必用茅台促进“内需”了,饭后唱唱卡拉OK,抒抒革命豪情了,转转华尔兹,防防心脏病了,泡泡桑拿,治治前列腺,牢牢保护“革命本钱”了,并不大计较,也能充分理解。即使你难得糊涂一下,只要酒肉穿肠过,“原则”心中留,大方向正确。群众的眼睛也并非总是雪亮的,也要眯糊一下,闭目养神,也会走神、走眼,懒得睁眼,怕管闲事,只扫门前雪。你只要问心无愧,常捏拳举右拳,不忘苦出身,不忘那誓言,对得起党的多年教育培养就成。
  难道要让俺官员双休日也加班开会,忙得两头不顾家,累得打“点滴”吗?难道那些个五星、六星的耸入云霄的大酒店只能给个体户、大老板、洋人们去开会吗?咱们GDP猛猛地上涨,库税收噌噌地上窜,咋就不能“潇洒走一回”?走几回,来回走也成哪,只要不湿鞋!只要你牢牢保护你的“大节”、“晚节”、“名节”。切莫被前两天反贪局长说着了:他的论文题目是“贪官共性:年轻勤奋晚节不保,经历相似”、“ 反贪骁将披露大案要案:堕落从道德败坏开始”(见人民网)。一句话,还是毛主席说得中肯,他在为吴玉章先生贺60大寿时,除大加褒扬吴老人格风范外,更推心置腹地向我党干部提出显而易见又意味深长的为官寄语:“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多么具体实在又严格呵,领袖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真可称用心良苦。
  所以呵,当“职业官僚” 没错。只要你立毒誓“立党为公”,践狠行“八荣八耻”,为民做主,“执政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办老百姓急盼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难事,这样的“职业官僚”实行“家族化”也没啥不好。否则,真的最好“回家卖红薯”去!顺便说一声,现在都说粮油米面齐心协力,都涨价了,唯独菜市场里,红红的红薯山芋像那“红红的蝴蝶结”一样,还是老价格,五六毛钱一斤,个头颜色还比几十年前长得更有模有样。大夫热荐:红薯山芋开胃香,上下通气不咳嗽,润便滑肠保健康!只怕,只怕不要又是“转基因”的呵!关键还是要看此时此刻,是不是该有专事物价呵,食品卫生监督的“职业官僚”们升堂拍案了?呵呵,能少了吗……
  所以呵,当“职业官僚” 没错。近几年来,家长们一致推举孩子们报考“公务员”,就是报考“职业官僚”,这听起来好像不大习惯,说白了就是如此。为啥报考“公务员”热潮会席卷全国大地?就因为这个从政为官的职业,旱涝保收,收入稳定不说,医保、社保、劳保、伤保、生育保(生孩子也能报销,听说过吗?此为一事财会学生所言,其称许多百姓毫不知情,这又可见为官者“把政策交给群众”的必要。如今许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如养老金、公积金、维修金、保险金、奖励金……,等等,“新政”不断;医改、工改、企改、车改、房改……,等等,“改革”不停;许多条款老百姓如坠九霄云雾之中。媒体报道,连重庆的“职业官僚”们在“审议” 养老金时也均语塞,原因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其惯用手法便是“解释权归某某局”,此权堪称世界一绝),样样不少。家长们期盼孩子们能当上“职业官僚”,很大程度是耳边始终回荡着样板戏《海港》码头工人马洪亮那洪亮的京腔:“生老病死有依靠,共产党,毛主席,恩比天高……”。再说,“公务员”还能带薪休假,定期加薪,出国培训,福利多多。一旦有点小权,还能“灰色”一下,调剂生活色彩,探索彩虹世界。比那些像没头苍蝇乱跑几十万人的人海人才市场,糊里糊涂花上几十元,花钞票买门票。递千辛万苦、绞尽脑汁的厚厚精装简历,满世界去找鲜为人知的“伯乐”强多了。这不是“官本位”,也不是“学而优则仕”老调重谈,实在话,有哪个饭碗比得上?当年用“特异功能”砸碎了几十年铸的“铁饭碗”,如今被收购并购、再生利用,回炉百炼过后,成了“钢饭碗”,捧上它,不用犯愁末位淘汰、竞岗失败,下岗、待岗、待业,失业。走进政府门,成了政府人,就像那年开放引进的美国心理学大书《戴尼提:自我心理调节技术》所称:“一分钟就变成最快乐的人”。你还能说,当“职业官僚” 有错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老叶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老叶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