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问题不能止于道歉
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12月26日《新京报》)。
事情都是这么简单的吗?且不说“已销毁”可信否,也不说“全封存”会不会卷土重来,就说“未流入”,在企业抽查的产品当然未流入。问题是已经流入的产品就没问题吗?要知道,黄曲霉毒素尽管致癌,但它可不比吃有毒的猫肉火锅,立马就能“见效”的。既然如此,黄曲霉毒素乳品究竟有多大的潜在危害,目前还是个未知。这也正是一些企业敢于说谎、惯于玩“三部曲”的“底气”所在。
谁敢说官员不是“网友”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卫生局副局长林卫平协同该局七科室的负责人参加市政府主办的部门领导微访谈活动。网友提问尖锐,问题集中在医药回扣、看病排队、红包等现象上,但市卫生局惊慌失措,常常答非所问或回避问题,有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然而他们却详尽回答了一个叫“东莞才子”网友的温柔提问,但后来发现,该网友竟是卫生局办公室副主任、该局新闻助理吴宗才。被发现后他也说自己是网友,“我也是网友啊,也有提问的权利啊。” (12月26日中国广播网)
这位网名叫“东莞才子”的官员确实有才,“马甲”被揭穿后不仅没有脸红,反倒振振有词甚至还要倒打一耙。想想也是,谁敢说官员不是“网友”呢?谁敢剥夺官员“提问的权力”呢?借你个胆子你也不敢!
改农民工称谓画蛇添足
《郑州晚报》称,近日,中牟县为了消除歧视,让外出务工农民更有尊严,经过一番研究讨论,把“农民工”三个字换成了“新型合同工人”。
强化农民工的身份意识,只会让这个群体的生存环境更趋逼仄。回归劳动相关法律,给农民工最基本的社会普遍权利,就是对农民工最好的维权。既然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形成了雇佣关系,他就具有职工身份,以及由此获得的一切权利。如果用工单位违反,监管部门就要有作为,为职工维权。也就是说,他们的权利,根本无需社会和法律格外开恩来保障。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