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撞破豆腐渣工程”是另类举报
12月30号晚上的11点30分左右泰州市高港区一男子在家门口倒车的时候,由于方向失控,一下子撞破护栏坠入了冰冷的河中,没想到这一撞居然是揭开了泰州南官河河堤工程质量问题,应该用钢筋水泥修筑的堤坝,竟然使用了芦苇杆做替代。(1月3日新华报业网)
建设一个堤坝,需要有出资方、设计方、建筑方、监理方四方齐抓共管。尤其是出资方和监理方,整个工程从始至终都会有人在工地监督,出现以芦苇代替钢筋现象,出资方代表和监理方罪不可赦。出现此类现象,共同分赃、共同犯罪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捐赠数额为何与“最具爱心”挂钩
民政部日前启动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共设立“最具爱心捐赠个人”、“最具爱心捐赠企业”、“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和“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四类奖项,每个奖项均设立了基本参评标准,如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及企业,年度捐赠资金均需要达到100万元以上;另外,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也将作为衡量指标。同时,所有奖项还将从影响力、持续性、创新性、适应度和公信力等方面进行评审。(1月3日《新京报》)
一个孩子捐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和一个千万富翁捐出一百万之间的份量哪一个更重,其实只要是爱心,不管数额大小,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既然是评选最具爱心,那就要突出爱心,而不思突出捐赠数额,人为地设置爱心门槛,最终会把颁奖典礼办成一场富人聚会,而对占绝大多数的慈善人来说,很可能是一柄伤心又夺命的利刃,最终受伤的还是原本被众人所企盼的慈善业。
《达芬奇密码》或成“无理方程”
达芬奇家居“造假门”事件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了。去年12月31日,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称,达芬奇自称“汇”了100万元摆平“造假门”,这让公众把视线重新回到最初揭开“达芬奇密码”的央视记者身上。(1月1日《新京报》》
《达芬奇密码》引起的社会反响,已经超出了商业范围,给社会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一方面,企业的制假售假让消费者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利用权力徇私舞弊也是社会疾患,而涉嫌敲诈的对象又是人们寄希望于伸张正义的媒体,谁胜谁负都无法让人欢欣鼓舞。令人担心的是,一旦这个《达芬奇密码》的破解结果是两败俱伤,即“造假门”和“敲诈门”是两扇连环门,无疑印证了“无理方程”所产生的“增根”,那就是带给媒体的负面影响。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