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朝”亵渎庙会文化
清东陵景区正在举办首届“穿越大清朝”福地庙博会,然而在其微博上,网友们的评价却不高,大多批评其“不伦不类”、糟蹋文化。北京民俗学会会员韩硕评价说:“天坛搞文化周,有祭天表演。大观园搞庙会,有元妃省亲。可这清东陵搞庙会,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表演项目上,既不合规矩,又糟践文化。”(据2012年1月28日,北京晨报)
庙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办好庙会,办一台高质量的庙会,应该注重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努力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各种活动的文化特色和娱乐性,尤其是给那些非遗保护项目以一席之地,让人们有看的,有听的,有吃的,有玩的,有乐的,更有学习体味的,才能聚集人气,受到欢迎。否则,一味追求时髦的“穿越”,非把庙会文化搞穿帮不可!
“卫视春晚”的“忽悠”演示出啥?
据广州日报1月27日消息:百余师生每人缴费千余元冒风雨排节目为上电视春晚,竟是一场自娱自乐。
在逐利的社会潮中,金钱并不是万能的,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每一件事,才能在生活中展示出自己的才艺,才能被社会认可被社会春晚接纳,才能不被社会大舞台忽悠。当然,对于那些借上“卫视春晚”忽悠民众敛财者,在受到社会道义谴责的同时,也应该受到忽悠民众自食其果的惩处。
“梁林故居”被折腾给国人的思考空间
昨日,本报独家报道了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林故居”又被部分拆除一事,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针对此事,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昨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拆除“梁林故居”未报文物保护部门审批,属违规行为,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件”。(1月28日 《新京报》
“梁林故居”被拆给了我们足够的思考空间,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上和法律上的强有力的约束导致了名人故居保护的“真空”,另外一方面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手段,再者,在盲目崇拜GDP的时代里,文物的价值显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从制度的根源上加强对其约束治理,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还要总结国人的经验,最终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保护文物的制度,这样才能杜绝悲剧上演。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