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2日中午,陈前进在蓝莓基地查看滴管灌溉情况。 (记者 刘娜 摄)
荆楚网讯 记者 刘娜
编者按
最贴心的服务在基层,最美的干部在基层。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大批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当前,我省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以“最美基层干部”为镜,找差距、明方向,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42岁那年,陈前进放弃安稳的乡干部工作,跑到大西北,6年间,从建筑小工到包工头,年收入近30万。
48岁那年,他又放弃顺风顺水的建筑生意,回到鄂州老家张远村,担任村支书,5年后,村民的收入增长10倍。
有人说他是能人,做什么成什么;也有人说他是“苕”,放着大把的钞票不挣,去穷山沟吃苦。“蓝莓果又大又甜,石斑鱼味美肉嫩,我们的产品高端绿色,远近哪村能比?”现在,谁再说张远村是“穷山沟”,陈前进准跟谁急,“如果乡亲们还贫困,我一个人富了,又有什么意义!”
海鱼游进淡水里
搭大棚,种菜、种瓜,不稀奇。大棚里养鱼,养的还是石斑鱼、七星鲈鱼等海鱼,这就是张远村姜家荡养殖场的独特之处。
2010年以前,姜家荡一带是低洼水田,村民们都不愿打理。陈前进提出将水田改造成鱼塘,并拿出自己的近百万元积蓄,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5户村民入股,建成了30口鱼塘。
经过镇党委牵线,2010年上半年,福建老板到姜家荡养殖海鱼,不料,一个月后,一场大雨淹没了鱼池,鱼苗被冲走,损失惨重的福建老板撤资走人。
然而,陈前进没有轻言放弃。洪水过后一个月,陈前进发现,被大水冲进河沟的鱼苗还长大了,他将这些鱼苗重新围起来,并请来技术人员,摸索海鱼养殖。
内陆水温不够,海鱼如何度冬?陈前进在鱼池上搭起了大棚,再通过对淡水进行适当“调味”,海鱼逐步适应淡水环境。
去年,姜家荡海鱼成鱼亩产1500公斤。今年初,养殖场与武昌鱼集团签订了销售合同,与武汉水生所签订了技术合同。“上个月,韩国、台湾几家公司还在找我订货”,陈前进说,鱼塘成了村民的致富塘,120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年收益200元,30多人在渔场工作,每月固定工资2000多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