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甘勇
“20多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就开始研究3D打印技术。2010年,我们研发出全球最大3D打印机,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1日,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史玉升骄傲地说。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是,3D打印 机 的 核 心 部件——激光器,国内生产不了,只能依赖进口。”
3D打印机面临的尴尬,正是湖北高端装备制造面临的关键问题: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犹如产业得了“心脏病”。
湖北高端装备制造业,如何强健“心脏”攀高峰?
患“心脏病”丧失议价能力
核心技术决定竞争力
3D打印机的尴尬,无独有偶。
参加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座谈会的代表们,一走进华中数控的测试车间,就被一台红色工业机器人吸引住了。“这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大部分机械部件都是我们生产的。”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可惜的是,最关键的RV减速器,国内无法生产,只能从日本进口。日本厂家开价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议价余地。”
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失,将付出多大代价?华中数控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难以议价,RV减速器在整个工业机器人制造成本中,占比高达40%。“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既包括传统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赛迪方略城市经济顾问公司省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磊认为,高端主要从三个角度体现,一是技术上高端,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多学科、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交叉与集成;二是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三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如果湖北无法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上取得突破,就难以攀上价值链的高端,也无法掌控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黄磊说,高端装备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也不可能有大的提升。
中国“大脑”倒逼国外数控系统降价
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如何攻克“心脏病”,突破技术和产业限制?
答案,唯有自主创新。
数控技术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然而,我国每年生产数十万台数控机床,其中所配置的中、高档数控系统,基本被国外产品垄断。权威数据显示,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35%,而高档数控系统95%以上依赖进口。不仅如此,国外发达国家还对我国发展高档数控系统进行封锁限制。
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华中数控自主研发的华中8型应运而生。
直径8米的船用螺旋桨,可以推动载重30多万吨的远洋巨轮。制作这个螺旋桨,必须由世界顶尖的数控机床来加工。华中数控开发的华中8型,就是这套机床的“大脑”。它指挥武重生产的七轴五联动车铣机床,对重达100吨的整块钢材,一次装卡,快速、自动、精准地铣削加工,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说,自主创新,依靠自己的核心技术,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机床,逼着国外的数控系统不断降价。
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产业发展亟待政策支持
工信部印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了智能制造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及其应用装备、航空装备5大子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五大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0亿元、450亿元、120亿元、100亿元和30亿元。
目前,我省部分高端装备产品虽然已实现设计制造自主化,但质量、可靠性等技术指标与国外仍有差距。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史玉升建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亟待政府支持。当前,可由省政府协调,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研究生资源,对3D打印相关核心技术展开联合攻关,建立重大科技专项,省财政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重点资助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
省经信委分析,应加强关键领域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重点支持一批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制,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和技术链高端发展。比如,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每年都把工业机器人作为重点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机器人研发技术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但始终不能定型投产,省内协作配套也缺乏布点,我省在这个专项上应有所作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