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万文涛
孝感市政协副主席万文涛:
推进汉孝临空经济协调发展
临空经济是后工业化时代全球自由贸易的最新表现。武汉、孝感两地充分利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空港优势,在机场周边建设临空经济区,对于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武汉城市圈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汉孝临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我们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汉孝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视支持,加大汉孝临空经济区统筹协调力度。
两市应按照“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理念,实行有所侧重差异化发展:在产业同构方面,共同培育好市场主体,打造产业集群;在产业差异方面,两市做大做强各自的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
汉孝临空经济区要实现“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当务之急要在交通上实现“一盘棋”。建议将孝汉大道白水湖大桥、汉孝城际铁路和陈天物流大道等重要工程纳入议事日程,强力推进,早日实现汉孝临空经济区的交通对接。
图为:黄良章
黄冈市政协副主席黄良章:
以旅游促城市圈融合
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融合发展,既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两型社会”构建中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开发潜力的内在要求。黄冈作为大别山区域的核心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推进与圈内城市的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建议将城市圈旅游发展上升为省级旅游发展战略。在省级层面尽快出台促进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给予资金、项目支持。
整合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金牌产品。根据圈内各城市旅游资源特色,整合周边优质资源,开辟城市圈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城市圈金牌旅游产品。
推进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加强“智慧旅游”建设衔接,实现圈内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最新的行业资讯无障碍对接,保证城市圈旅游可持续发展。
图为:胡建华
咸宁市政协主席胡建华:
利用交通优势 促进城市圈旅游一体化
实现旅游合作和一体化发展,对于构筑武汉城市圈旅游大市场,将发挥积极作用。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交通通信便捷,实现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建议,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旅游协作机构和网络。大力开发“高铁(城铁)+景区门票”、“高铁(城铁)+酒店”、“高铁(城铁)+温泉门票”等新型组合旅游产品。武汉城市圈各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培育,形成强强联手的旅游精品线路。
加速落实客源互送、线路互联。开通武汉至圈内各城市一日游、二日游及多日游线路,如武汉至鄂州、咸宁的三国文化之旅等。
加快推进旅游“一卡通”。发放圈内城市旅游一卡通,逐步实现圈内城市A级景区景点和星级宾馆全覆盖,同时在景点之间开通旅游直通车。
图为:赵映春
仙桃市政协副主席赵映春:
城市圈应在科技体制改革上趟深水
武汉城市圈内加强合作、协同发展的共识已经凝聚。然而,城市圈试验示范作用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力,特别是科技合作方面,仍有更深更广的拓展空间。
我们建议,亮开嗓子,呼吁建立城际合作协调机构。目前,政府活动与民间需求不合拍,建议成立一个日常协调机构,类似各地的市长专线,随时接听诉求。
迈开步子,促进科技合作全面均衡开展。城际之间要加强联系,促进同行业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基地与基地之间开展科技合作;促成跨行业的企业、基地、机构开展创新合作,优化资源配置。
放大胆子,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纵深迈进。城市圈应该在科技体制改革上趟深水,彻底消除与市场经济不和谐的杂音。项目最好由各地自由推选,评审必须重视市场前景,让科技项目实现产业化,成为支撑发展的动力。
图为:王和平
天门市政协副主席王和平:
加快城市圈投融资建设
当前,武汉城市圈在投融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强武汉城市圈投融资规划编制,实行规划“一盘棋”。
在省级层面科学制订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既突出武汉市的核心地位,同时兼顾其他城市的发展需求。圈内其他城市应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在观念、产业布局、政策措施等方面与大武汉实现对接,从而提高武汉作为核心城市的辐射度和其他城市与武汉的融合度。
加快建设区域内产业集群,形成产业一条龙。应充分发挥武汉市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多、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形成以武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并实现产业在城市圈内转移,从而形成龙头企业在武汉、生产配套在周边,主业在武汉、辅业在周边的产业一体化格局。
图为:张宗光
潜江市政协主席张宗光:
统筹推进城市圈项目跨区域合作
目前,在武汉城市圈内,产业项目跨区域合作受制于财税体制、产业竞争等因素,因此,统筹推进武汉城市圈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省委、省政府借鉴上海做法,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形成城市圈合理的产业发展梯度:武汉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等为主,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逐步向周边城市扩散延伸。
共同探索产业项目合作中的园区共建模式。围绕上中下游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体化、生产生活环保生态管理一体化,重点加强水、电、气、热、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配套能力。
吁请支持把潜江建成“两圈两带重要节点城市”。支持潜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潜江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区。
观察员城市声音
洪湖市:新滩新区的经济托管既是洪湖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起点,也是武汉城市圈探索区域合作的起点,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种声音喊到底”,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区域合作必将迎来崭新的明天。
京山县:高举生态京山旗帜,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着力打造轻工机械之城、国宝桥米之源、温泉休闲之都和中国网球之乡“四张名片”;立足配套服务大武汉,把京山产业发展定位为:武汉城市圈的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消费品工业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广水市:广水、京山、洪湖三县市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变观察员为“运动员”。要在交通、通信、规划、融资、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上给予武汉城市圈正式成员同等待遇,帮助广水调整产业机构,保住一片青山绿水,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专家访谈
武汉首位度太高虹吸作用强
如何化“一枝独秀”为“万紫千红”?
21世纪是城市群的世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长江经济带已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这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城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产业向上游转移进程的加快,产业布局向上游延伸,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肖金成十分肯定地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是武汉城市圈。然而,武汉城市圈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其他城市规模太小,武汉的首位度太高,导致存在虹吸效应。“也就是说,在GDP总量、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指标上,其他城市与武汉差距太大,导致其对资源的吸纳作用大于辐射带动作用。”
如何提升武汉的辐射作用,进而化“一枝独秀”为“万紫千红”?肖金成提出对策:武汉的产业结构应趋向高端化,优化空间布局;其他8个城市应抱团形成次区域合作,强化功能区建设。
首先,武汉应着眼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不必面面俱到,努力将产业链条向周边城市延伸。同时,控制城市规模,切不可“摊大饼”式向外扩张。
其次,其他8个城市可扩大规模,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加强黄石、鄂州与黄冈组团,以及天门、仙桃与潜江组团,作为次级区域开展合作。肖金成说,这两大组团因距离相近,也应形成联系紧密的生产生活圈,推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一体化发展。“每个城市都要有自身发展特点,同时组团间尽量避免内部竞争,变单打独斗为协同发展。”
未来,肖金成十分看好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他认为,随着武汉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这里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
(作者: 编辑:ADMIN)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