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夏琼 杨京 实习生朱安琪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成发与市政协委员协商座谈,听取大家对武汉“十三五”规划的建言。市政协主席吴超主持座谈会,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杨汉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蔡杰,市政协秘书长胡继堂与会。
创新、对外开放、文化、民生……政协委员们的视野放得很开,关注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听了16位委员的发言,阮成发表示,这些真知灼见,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吸纳。他还邀请政协委员们继续围绕武汉该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落实“城市合伙人”计划等建言献策。
城市与人才同呼吸共命运
“城市合伙人”计划一经亮相就备受政协委员们关注。市政协委员、武汉人家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华敏建议,政府既要大力培养人才,也要普及创业精神、创业教育和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思维。让人才在具备高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合伙人文化。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合伙人发展的文化环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试错,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完善合伙人体制体系的建设,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城市合伙人生态体系。 她特别提到,“在注重引进的同时,要用好本地人才。在结交新朋友时别忘了老朋友。”
“你的这个意见很好!”阮成发说,武汉“城市合伙人”计划提出后,社会反响很强烈。武汉以开放的心态,欢迎世界各地的人才到来。他当场为大家再度阐释城市合伙人的核心理念:城市与人才同呼吸共命运,荣辱共担;政府帮助扶持城市合伙人实现梦想;拿出系列优惠政策,人才来了之后安居乐业、成就梦想。
“在‘城市合伙人’计划中,创新文化培育是最难的。”阮成发说,要真正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最需要培养的是对失败者尊重、宽容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文化,武汉很难真正成为创新之城、创业者天堂。
武汉能把公共艺术空间做得更好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是为广大居民提供艺术交流和文化享受的场所。市政协委员、湖北音乐博物馆馆长孙晓辉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注入专项项目管理经费,支持艺术空间的发展。为有艺术天分的人提供创作空间,为艺术人才提供交流空间。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定位,引导和促进艺术空间的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整合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让武汉市民及时了解艺术空间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
“发展城市艺术空间的想法非常好”,这一建言获得阮成发的回应,“我们的城市发展到今天,有条件也有能力把公共空间艺术做得更好!”
阮成发特别提出,地铁站就是非常好的发展城市艺术空间的场所。著名的巴黎地铁、莫斯科地铁都是艺术空间,不少地铁站内有精美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品装饰,让人赏心悦目。武汉也以它们为榜样。
阮成发提到,地铁2号线里的儿童画廊让他印象深刻,孩子们用他们的画笔画出心中的武汉,不仅美化了公共空间,也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热爱这座城市,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这样的作品留得下来;而刚开通的地铁3号线王家墩站上方的巨大玻璃穹顶,也被阮成发视为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尝试。
武汉是国内建设“海绵城市”
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海绵城市”是个挺新鲜的词汇,它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发挥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的作用,实现雨水自然蓄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武汉“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打造“海绵城市”,将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市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过文俊提出,应大力推进武汉“海绵城市”建设。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力度,设立“海绵城市”产业投资基金。针对不同类型的“海绵城市”项目,设计差异化的PPP实施模式,或采取多种模式有机结合的复合模式。在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海绵城市”建设领域进行探索。
“武汉应该是国内建设‘海绵城市’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阮成发说,过去,武汉水网遍布、湿地众多,就是个“海绵城市”,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水面缩减,城市“吸水”能力降低。“现在,我们要找寻一条有效的路子,逐步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
(作者:陈潘)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