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扬)“病从口入,我国每10人中只有1人懂得科学饮食。”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等多位代表,对当前不当膳食造成的慢性病高流行趋势深感忧虑。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中国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指出,全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近3亿,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这些慢性病超过六成是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政之要,民生至上。而拥有健康的体魄,显然是幸福更有“质感”的基础。
对于吃出来的慢性病,罗杰深有体会。在他驻点扶贫的郧阳区庙坪村,由于常年缺少雨水,农户基本不种蔬菜,主食以玉米、红薯为主。高糖、高淀粉的饮食习惯,导致全村45%的农户患上糖尿病,很多人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2016年,太和医院面向庙坪村定点健康扶贫。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矫正,庙坪村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降低。罗杰继而调查发现,不仅是庙坪村,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不具备科学饮食的基本常识。
“要吃杂”“吃素不吃肉”“要酸碱平衡”“羊肉少吃”……16日下午,罗杰在十堰代表团小组会议上抛出调查结果时,现场得到印证:代表们对于健康饮食的理解五花八门。
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市长陈新武亦表示,“朋友圈里关于饮食和养生的各种说法太多,不知道该信谁。”
国人饮食讲究传统却忽视科学,家长的不良习惯影响到下一代。《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后,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但超重肥胖检出率依然居高不下。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状况持续下滑,除了缺少体育锻炼,与饮食习惯不无关系。
“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科学膳食必须从娃娃抓起。”罗杰建议,在中小学开设科学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而改变家长的观念,避免未富先病。
据悉,目前我省已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课程”,但关于科学饮食的内容并不多。
(作者:王淳)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