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国式思维” 开启中美高科技竞争
针对三一状告奥巴马这场官司本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副院长曹和平曾形容它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阵痛”,是必经的阶段。
从过去到现在,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步履艰辛。去年美国大选前,三一、华为、中兴等在美中资企业都遭遇了不平等的待遇,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或要求中资公司关闭项目,或展开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向文波认为,这是由于中国企业受到海外打压后总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所致。而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式思维”,摆明了允许CFIUS进行“暗箱操作”。如今,三一集团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相当于“在用美国宪法的阳光照耀了CFIUS的‘黑箱运作’”,开启了中美高科技竞争的历史,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由美国亚洲协会和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联合推出的名为《敞开门户――充分利用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报告指出,过去几年,中国投资在美几度受挫,已经激起两国之间一些不满。美国负责审议外资收购涉及的国家安全问题的机构――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对中国投资者传递的信息不甚明朗,也打击了中国投资者的积极性。
此前,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就曾批评美国这种行为属于“损人不利己”。他表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批准中国关联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美国这样的决定将会影响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积极性,损人不利己。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全球各地的投资,增长幅度最低的是美国,因为我们对很多国家地区增速都达40%-50%,对美国增长14.3%。这种行为实际上很不利于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对美国没有好处,就是我们常说的,损人不利己。(中新网财经频道)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