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村官:组织部门检查不力,将影响工作积极性
听说濮阳大面积抽查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长期在岗到村的大学生村官张玲(化名)表示支持,他直言,“随机抽查才有约束力,固定考核没什么用”。
就在两天前的全县村官大会上,一些大学生村官的所作所为令张玲不耻,“居然有人一边当大学生村官,一边到市里打工,拿两份工资!我们镇上有两个村官,一年下来只到村里去过两回!”
张玲说自己当大学生村官月薪2000元,原本是奔着在基层累积经验去的,结果却越发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不是别的,总是听说有人考了公务员、有人从来不进村、有人在外打工,觉得自己干得特别没意思,所有村民都认得你、都觉得你好,又有什么用?”
他认为,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抽查的“濮阳模式”应该被大范围推广,“定期检查可以作假,对我们这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不公平,不干活儿的和干活儿的年度考核成绩很有可能一样”。
江苏省某市市委组织部青干处处长杨林(化名)虽然赞同濮阳将“群众熟悉程度”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却对具体做法持保留意见。
“每次市委组织部都去下村走访,成本是不是太大了?”与濮阳类似,杨林所在的市委组织部也将“群众满意度”列为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但所占比重不如濮阳来得大,“有些村官可能承担拆迁、平坟工作,满意度就会下降”。
杨林说,“群众满意度”调查主要通过县、乡两级组织部门发放问卷进行,针对每名村官调查约100名群众,只有超过80%群众评分“不满意”,才会走组织程序处理被调查村官,“只能当做一个参考指标,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杨林见过有的大学生村官群众评价不高,但出勤率、工作绩效评分都不错,“这样的人不能说解聘就解聘,还得综合考量”。
但对濮阳市“不定期抽查”的做法,杨林表示赞赏,“组织部门要多投入很多精力,但不定期抽查的效果应该比定期检查要好得多。”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