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膨胀死猪与猪粪抛入河浜,河水黑得深不见底
当地村民认为死猪流入河中,多是猪得了传染病,养猪户不得不扔所致
当地渔民们说,死猪主要是当地养猪农民扔到河里的,也有的是从河流上游漂下来的。
新丰镇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养猪。全镇有10个行政村,养猪户超过10万,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在养猪。因为养猪业的带动,成片的绿色牧草,有六七个窗户的长排猪舍,飘忽的猪粪臭味,构成了新丰镇各村庄的猪园风光。
尽管这里的“竹林三元”猪远近闻名,但死猪处理和猪粪排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渔民们说,近两年,河里的死猪越来越多。陈巧根认为,死猪之所以多,可能是养猪户的猪得了传染病,养猪户才不得不扔所致。
嘉兴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蒋皓介绍,猪的正常死亡率是生猪出栏数的3%。最近死猪较多,是冬天天气寒冷,小猪抗冻能力弱所致,目前全市猪的死亡情况正常。
按照这个说法,新丰全镇一年生猪出栏40万头,该镇每年正常死亡的生猪为1.2万头,平均每个村一年死1000多头猪,平均每个月,一个村死亡的猪约为100头。
但3月15日上午,记者跟随死猪回收人员一行看到,死猪回收人员在竹林村7个垃圾站,就收到死猪70多头。回收人员钟德说,他们每天上、下午要两次去垃圾站收死猪,下午回收到的死猪数稍微少点,他和另一个搭档,做这个工作已经一年。体形大的死猪需要两个人抬,小的则如大老鼠的死猪,则直接扔回垃圾站。
据竹林村一个垃圾站旁干农活的村民介绍,他们村小组有400户村民养猪,每天扔到垃圾站的死猪,几十到上百不等,死猪多的时候,扔得路边到处都是。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包括水里的死猪。在新丰,死猪抛入河浜,是公开的秘密。“(养猪户)他们一般在晚上,或者清晨,趁没人看见就扔到河里。”许留根说。
新丰镇政府官网显示,该镇从2012年开始陆续在各村修建畜禽无害化处理池。回收人员把收集的死猪扔进化学池,待其分解。而此前这些死猪最大的葬场,是环绕于养猪农户屋前房后的河浜。
尽管政府组织专人回收死猪,并制定严格的政策,“乱扔一头,抓到拘留五天,罚款三千”,却依然无法改变河道随处可见死猪的局面。
渔民们说,除了死猪造成河流污染外,河流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污染源是猪粪。
新丰镇政府一份“2011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百日攻坚’”方案显示,政府组织3支专业执法队不断巡查,阻止养猪户偷排猪粪。但显然效果不大,河浜已成为养猪户的排泄猪粪池。远离猪舍、住在河边的渔民陈巧珍说,“早晨起来,坐在家里闻到一阵猪粪臭,就知道又有人偷排了。”
猪粪直排入河流,使河流变成“黑河”。在天晴时,透过平湖塘河面清澈的流水,人们可见河底的猪粪沉渣。而那些猪舍附近的河浜,则是黑色的河面,黑色的河底,黑色的河面映着一排排农民修葺一新的时尚别墅,而猪粪在河里浮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